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中不斷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與交叉,12月11日上午,江蘇省王銀娣網絡名師工作室邀請豐縣歡口鎮中心小學孫艷老師與工作室領銜人王銀娣老師共同執教《升國旗》一課,進行語文與道德與法治學科融合教學的嘗試與探索。
在教學中,孫艷老師首先進行復習檢查,了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默寫詞語,并及時進行反饋,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夯實語文素養。
接著,孫老師出示五星紅旗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五星紅旗,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詞語“中國 國旗 五星紅旗”,然后引導孩子進行說話練習,滲透“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的意識。
孫老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影視媒體中哪些場景中見到過國旗,思考為什么這些地方和場合會有國旗,認識到國旗是國家的象征。
通過觀看視頻、動作表演、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說話訓練等學習方式,理解“徐徐”一詞的意思,感受國旗的美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觀看天安門廣場2020年國慶升旗儀式視頻。
國旗護衛隊員整齊的步伐、標準規范的動作,莊嚴的氛圍,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觀眾,都讓孩子們感受人們對國旗的尊重與熱愛。
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孫老師引導孩子們抓住“向著、望著、立正、敬禮”等詞語,通過動作表演提升認識,明確升旗儀式中我們應該做到哪些禮儀。
說話訓練,送給國旗一句話:“五星紅旗,……!”來表達自己對國旗的尊重與熱愛,升華情感。
王銀娣老師引導學生回顧“八禮四儀”內容,認識到“升旗儀式”中要注重“儀式之禮”,帶領學生了解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對學生參加升旗儀式提出的明確要求。接著呈現班級學生參加升旗儀式的照片和唱國歌的視頻,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
對兩種行為進行辨析,在思辨中提升認識。
滲透法律意識,并讓學生回顧,在校園中,除了周一的升旗儀式,還有什么時候校園中會升起國旗,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
圖鏈接新聞——《突遇奏國歌,小學生雨中獨自敬禮!》,播放視頻《00后的愛國方式》,引導學生在觀看體驗中提升認識——升國旗是一項莊嚴的活動,我們要自覺遵守升旗禮儀。最后,孩子們再一次欣賞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面向國旗立正、行注目禮,莊嚴呼號,激發愛國情、報國志,將對國旗的尊重、熱愛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
課后,江蘇省王銀娣網絡名師工作室部分核心成員針對本次學科融合教學探索進行了研討。老師們不僅針對語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環節分別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也對這一教學形式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老師們認為,本次學科融合探索是比較成功的,兩位老師的教學不是語文、道德與法治兩門學科的單純參與和介入,而是經過篩選具有價值的學科內容,在堅持主導學科個性和特質的前提下,有統整,有主次,以教學目標為統領,將參與進來的學科知識進行有效組織,環環相扣,銜接自然,教學活動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認知路線,有利于學生構建多學科知識的聯系,促進學生協調全面發展。
通過本次學科融合教學的嘗試與探索,老師們也認識到:學科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期教師的必備素質和教學的努力方向。我們應主動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主動打破學科界限,主動鏈接其他相關學科,共同參與課程設計。采用多種學習方式,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創造出跨學科融合、多學科支持的“全科學習”場景,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在認知事物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學科融合的嘗試和探索,自覺地應用不同門類的學科知識去思考解決問題,不斷培養學生學科融合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實現新的生長和跨越。
王銀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