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卷經典,浸一身書香;讀專業著作,品教育智慧。2021,新年伊始,我們相約在煤港路小學,以讀書交流分享的形式開啟這一學期的新篇章。一切因緣際會,我們隨機抽取了4位老師進行讀書分享。
楊曉宇和劉新兩位語文老師對《教育寫作》頗有心得,她們表示:
楊曉宇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讀書,讓教師更加豐富;讀書讓教師更具魅力;讀書能夠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使我們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
劉新
我個人喜歡記錄一些課堂中比較有感觸的地方,所以寫的論文基本上是圍繞怎樣上好課、上課的得失等方面來寫的,讀了書中“困境與突圍"一節,我覺得很有共鳴,她指出:“教育寫作的實質是教育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根本目的是一種經驗的分享和傳播”,通過寫作應該表達出:自己發現或想解決的教育問題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實踐中是怎么解決的?解決的方法有效嗎?原因是什么?只有當教師能夠準確地歸納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文章才能對他人有啟發,產生真正的社會意義。
胡淼老師對數學組的閱讀書目《重新認識課堂》有獨到的見解:
要想變革課堂,就要關注細節,這里面也包括教師教學的細節。正如賁老師的兩句話:“人人都是學習者,個個都是小老師。”我們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為學生的生命成長指明方向。
李鵬老師以他的專業學科——科學出發,針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進行分享:
在科學上,要想實施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課堂,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活動探究式教學策略。科學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所以可以說學科活動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學科活動包含提出猜想與假設、實驗設計與驗證,猜想與假設反映了學生應用前知推測未知的能力,而實驗設計與驗證不僅能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能通過這一過程培養學生批判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
2021年寒假已經結束,我們的閱讀和分享依然在路上,期待接下來更為深刻的分組讀書分享交流。讓我們不負春光,一路相伴,一路成長。在“悅讀”中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