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太陽笑得更加燦爛。走在路上,大家都已退去春裝換上夏裝。柳公權說:“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夏日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得心煩氣躁,很多人想泡在空調房里不出來。與其如此,不如在驕陽、綠蔭、清風里披卷閱讀。 ——題記
為了進一步夯實青年教師的專業基礎,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師的人文修養,培養教師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廣大教師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內涵,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促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書香校園的建設。更為了營造教師學習氛圍,使每位老師自我導向、自我約束,滴水藏海,有效學習,去領略“書中乾坤、筆下天地”。
大許實驗小學教科室制定了讀書活動方案,參加對象主要為熱愛讀書、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生活,并渴望通過讀書活動,與他人分享閱讀樂趣與收獲的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主要為“行知”團隊全體成員 )
5月11日上午第四節課,低年級組的語文老師們在校長會議室進行了閱讀分享活動。教科室柳主任首先就本次閱讀活動的具體要求進行的講解,她希望老師們能夠借閱讀分享這個平臺逼著自己去讀書,讓讀書成為自己成長的好的途徑。
第一位分享的老師是董美晨老師,她推薦的書目是銅山區推薦的第十六批閱讀書目《書擇十本》。
她談道:教育的真相,需要閱讀的光芒照亮。”“讀成自己期待的樣子。”《書擇十本》封面上的這兩句話,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閱讀興趣。全書分為“青春十書”“讀成自己期望的樣子”“行讀萬里擇十卷”“萬里山河萬卷書”四章,文字力道,充滿理性的力量,有助于激發廣大教師讀者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并為教師讀者的專業閱讀提供參考與啟發。書中 20位老師通過對自己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印象最深的十本書的詳細介紹。聽著張曉晴、梁衛星、白宇極等老師對自己孩提時代讀書經歷的分享,很是羨慕。張曉晴老師說她童年時左手仙俠,右手詞話,真是好不快意。梁衛星老師十五歲時遇到《萍蹤俠影錄》成為了他人格構成的第一塊基石。白宇極老師6歲時便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小人書”……
讀著他們,想著自己,感慨萬千。我的教學沒有趣味性,缺少兒童化的語言,這是個大問題。我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共讀些童書。課堂提問孩子時候說“誰是有愛心的小藍鳥?誰是聰明的袋鼠蹦蹦?誰是堅強黑熊”(這是我們最近一起讀的《第十二只枯葉蝶》里面人物),孩子們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人最怕的就是清醒的墮落,什么都懂,卻不行動,沒有壓力,無憂無慮,沒有目標,加上一點迷茫,到最后還是維持現狀。書是最初的烏托邦,也有可能成為最后的避難所。我覺得人生最好的狀態是慢慢來,慢慢學,慢慢得到所有。在一地雞毛中,深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當你迷茫時,就去讀書吧!!!
第二位分享的老師是許肖老師,她分享的是《給教師的信》。她說:朱永新老師把他近年來陸續發表在《教師月刊》上寫給一線教師的信件整理出來,取名為《給教師的信——閱讀與人生》。 在這本書中,朱老師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問題,他認為,兒童閱讀決定著民族與國家的未來。兒童閱讀的深度決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我們要通過閱讀,讓兒童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美麗,要通過閱讀去塑造兒童美好的人格,要通過兒童閱讀去創造一個民族美好的未來。
兒童的眼光與成人是不同的,教師想教好兒童,自己就要先變成兒童。我們要把那些最能夠滿足兒童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充滿智慧、情感和真善美的書籍推薦給學生。怎樣引導學生讀起來呢?一是讀而有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二是讀而有趣。我們要會說話,因為教師的語言是把書籍的美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推動力。沒有這種推動力,書籍就像沉睡在圖書館書架上的巨人。三是讀而有得。這就要求閱讀的內容和方式遵循學習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感受到語言之美和成長之樂。
兩位老師分享完之后,幾位老師又分別就讀書談了談自己的感受與見解,張海珍老師說:我們的讀書活動就要真讀真思真做,只有形成氛圍,逼近著老師們努力成長。李臣老師也表示:很多時候會有些懈怠,這樣的讀書氛圍會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讓更多的老師讀起來。
我們人生的路途中,攜上行囊,匆匆行旅,可唯有在讀書時,卸下一身的浮華,披上一身清曜的月光,感受書中的詩意,在書中勾勒的世外桃源中流連,讓我們在趁著夏日的美好時光,快去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