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趙彥端在《好事近·尋得一枝春》里有句曰“從今日日有花開,野水釀春碧。”可以想見,日日花開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場景。自然界的花開,只需一個春天的降臨。而如何做才能做到讓與我們有緣相逢的這些韶華生命綻放美好心性呢?
近日恰好幸運地邂逅了《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這套書,在如饑似渴的閱讀中,我發現自己內心一直存有的德育“微光”,恰逢個人課題設計思政教育的問題,我在這一位位特級教師與特級校長的“致廣大而盡精微”的育人案例中看到了光影。雖然大家以德育人,所面對的具體情況不同,操作方法也各有千秋,或有“春風化雨”之意,或行“另辟蹊徑”之功,但無一例外,都把德育教育放在教書育人的重要位置上,且傾其心力智慧,指引學生趨于更好的人生境界;與此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德育教育本身并非以拿出量表與數據為最終目的,師者大愛無疆,為生盡志無悔,付出所有,靜待花開,用實在的行動去揭示教育的本質。
翻開厚厚的《靜待花開》,選錄其中的名師涵蓋了各個學段,各門學科,可謂群英薈萃。不僅讓我認識到德育在不同學段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重點要抓,而且讓我明白,每一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各門學科都有德育因子,等待教師去細心發掘,并潤物無聲地傳遞到學生的心靈之中。譬如,在語文專業上、在師德上作為吾輩楷模的于漪老師對學生個體細致觀察,全面分析,積極引導,與所有老師分享了“知心才能真正教心”的育人心得;沈國全老師在理性的價值判斷與生動的教學情境中滋養學生性靈,在日積月累之下熏染學生心底美好的人性;黃玉峰老師發揮傳統“游學”對于當代學生的重要作用,重視游學形式產生的“現場效應”和“團體效應”,在游學過程中結合“詩教”、“禮教”、“樂教”、“科教”及“家教”,全方位地追求實現育人價值;王偉娟老師通過作文的寫作指導與文章評點,給予學生“心靈按摩”,以此啟迪學生心智,健全他們的人格。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名校長與名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充滿了育人智慧,在德育之路上,與學子心手相連,陪伴他們克服困難,走出陰霾,學會正確看待人生變化,使之變得開朗達觀,自信從容,在他們自己奔赴的未來中取得了許多現實成就與精神價值。這些真的讓我由衷贊嘆——原本懵懂晦暗的世界里,有了一盞明燈的指引,從此照見了人生的前路,是多么安心與快樂。是的,學生遇到了這些好老師,何其幸哉。
讀罷此書,我想我也是幸運的,能聽到這些育人大家的心聲,學習他們在德育上的精心思考,認真付出,一切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我開始思考如何將德育問題滲透到我的音樂課堂中,如何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德育,并滲透到每一言一行。我想除了教學上的全力以赴,更要與學生同行同成長,用心用情指引他們,鼓勵他們。
靜待花開,希望每一位老師能到與“從今日日有花開”撞個滿懷,盈滿綻放我們此生為師的美好中。
撰稿:劉籽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