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社會發展太快了,在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的同時,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都希望孩子能為將來打好基礎。為此,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也讀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慢慢發現,可能方向錯了,至少是越來越困惑了。
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是該多學幾樣愛好,還是多做幾套模擬題?是快樂重要還是考分重要?上不了好的幼兒園,就進不了好小學,進不了好中學,考不上好大學,沒有好工作,。。。。。。憂慮、恐慌、無助。。。。。
初讀《教育未來簡史》,其中有些說法,很有啟發意義。摘錄如下,慢慢琢磨:
你不能用昨天的課程來教今天的孩子,卻又期望他們為明天做好準備。
教育者需面向未來;終身學習;是學習的引導者,而非講臺上的權威;是通才;探索是學習,讓學習具有現實意義;拓寬課程的視野;對學生思維水平的全面評價。
為未來做好準備,需要的能力:
一、內省能力;
二、人際交往能力;
三、解決問題能力;
四、協作能力;
五、信息分析能力;
六、信息溝通能力;
七、創造能力;
八、全球意識。
一部電視劇,是不是告訴你結尾,你就沒有興趣看了。那么,填鴨式的教學,是不是讓孩子們也失去了興趣。你只要求他記住,考試時能條件反射的填出答案。離開學校,離開書本、老師和考試,他就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干什么,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在離開學校前,學生需要建立起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再讀《教育未來簡史》對以下幾章感受頗多:
第二章 未來對下一代意味著什么?
變化是生命的法則,那些沉湎于過去或停留于當下的人,必將錯過未來。——約翰.F.肯尼迪
革新的步伐越來越快,過去的思維持續影響著當今的世界,數字時代成長的一代人,他們的思考處理信息和交流方式與我們截然不同,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已經徹底滲透到年輕一代的思維模式里,他們的大腦結構和我們這些在原始世界中長大的人是不一樣的,對使用數字化技術習以為常。
為了讓數字化一代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我們的學校需要作出怎樣的改變呢?現在的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和以前的我們是不相同的。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重視,并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讓現在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我們的教學模式。
第三章 顛覆性創新時代的生活畫卷
顛覆性創新是指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形式方式的創新,如云計算、大數據、基因工程、智能材料、社交媒體、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神經科學等等。顛覆性創新正在改變我們工作娛樂交流生活以及看待他人的方式。
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有目的的培養學生,不斷規劃自我職業生涯和自我思考的能力,現在的學習者,已經無法通過青年世紀的一次受教育經歷,就獲得一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了,要想在知識富人和知識平民的邊緣地帶求得生存,就必須保持終身學習。
我們要用到的不僅是大學時代學來的那些有限的知識,而是四五十年職業生涯里不斷學習重塑,以及再學習的無限的知識。
顛覆性創新,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職場必須的技能,每個人要想免于被顛覆性變革所淘汰,唯一的辦法就是終身學習。
當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年輕人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出色,還包括社會、學術、文化和智慧等方面的發展,這些是數字化一代有朝一日成為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公民所需要的素質。
第四章 數字化一代的九大學習特征
不要用自己的學識限制孩子,因為他出生在和你不同的時代。
以前我們生活的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少,大多是通過老師的講解,或者是書本、報刊雜志、工具書等。現代學習者獲取知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課堂授課,課堂討論當堂測驗課本研習等形式,一些智能助手如今也成了學習者,求教解惑的幫手。
要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教師,我們自身也必須有互聯網社會要求學生具備的那些基本能力,包括溝通能力,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何對教學有激情的人都知道,課堂的成功秘訣不在于課堂紀律,課堂管理和授課方法或強制學習者乖乖的呆在教室里的其他手段。強制要求學生學習是教學實踐中的一貫做法,但真正的教學應該在學習者心中激發出學習的欲望和動機來,沒有學習動機,就沒有學習。
教育迫切需要找到兩代人,兩個時代,兩個世界之間的平衡——傳統學習環境和數字學習環境之間的平衡。
撰稿: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