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5日,銅山中學中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如期舉行,精彩依舊。6位優秀青年教師聚焦新高考要求,踐行“三新四行動”,他們精心的教學設計、精煉的教學語言、精致的學案課件、精彩的教學藝術征服了學生、評委和聽課教師。
語文學科厲岑老師在講授《聲聲慢》。《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一首婉約詞,對這種愁怨,學生是缺少共情的,但厲老師通過巧設情境,營造詩詞氣氛,引發了學生對課文的興趣。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比如誦讀、鑒賞、討論、成果展示等,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特別指出的是,課堂討論落到了實處,而不是那種走過場、搞形式。任務明確,時間充分,老師在巡堂過程中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老師既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
英語學科肖霄老師在講授《Extended reading》。肖老師首先帶領學生把握文章整體結構,然后鎖定最重要的第二部分,進行細節閱讀,之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比較了中西方中學生活的相似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明白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最后學生分組就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自己心目中的中學生活,提高了孩子們的口語和寫作能力。這節課教學環節緊湊,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學生參與度高,目標完成度高,是一節非常成功的閱讀課。
歷史學科王偉老師在講授《兩宋的政治與軍事》。這節課教學目標制定的明確、具體、恰當,能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和歷史學科特點,制定詳略得當的目標,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表格、史料等,達到論從史出、合作探究的目標,并且把史學學習方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王偉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強,語言親切,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因勢利導,教學效果較好。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借王安石變法這一知識點,將家國情懷體現充分,使整個課堂更自然,提升課程內涵。
數學學科梁榮花老師在講授《導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本節課教學層次分明,講練安排得當,學生活動充分,以導學案為載體,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突出重點(導數的運算法則),突破難點(導數的幾何意義)。學生既掌握了相關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又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獲得了新的認識和和情感體驗。整節課教學效率高,課堂容量大,學生思維活,師生互動多,實現了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的和諧統一。
生物學科袁靜老師在講授《DNA的分子結構》。袁老師教態自然得體,頗有親和力;語言準確清晰,極富感染力。教法設計合理,讓學生探索出DNA分子的特點與空間結構模型,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教具運用自如,使學生認識更直觀、深刻,使課堂教學更活潑、高效。課堂最后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DNA模型的制作,這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學科葉蘇娥老師在講授《拋物線的標準方程》。本節課教學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課前準備的主要載體為導學案,課上以投籃為情境引入,結合幾何畫板演示,自然引出拋物線的概念,在總結了相應知識點之后,及時進行例題的鞏固和練習題的應用,由“活學”升華為“活用”。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并進一步感受坐標法及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團隊精神,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拋物線型建筑,不但加強了學生對拋物線的感性認識,而且使學生受到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
銅山中學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