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是同類學校所不具備或不能及的。“景點”打造應該“小題大做”,一般要歷經兩個過程:一是選準“一點”。根據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勢所在,結合家長、學生的需求,選取“一點”來作為突破口。切口小,深挖掘,這便是“錐子理論”的正確運用。二是“立體”拔高。對這“一點”的拔高必須是立體的,應該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層層遞進,使特色得到聚焦和內化,產生質的提升,進化到一個新的層次。
拐山小學是一所農村普通小學,依山而建,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美麗的傳說讓人津津樂道。本學期,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上自行建構“神兔”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激勵與評價、德育教育、衛生管理等各個方面都滲透著“神兔”文化的元素,學校的校園景觀更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元素進行延展和升華。下面請跟我一同走進拐山小學校園十景,聽我們講一講這里的故事。
校園一景——悅兔園
園內六只神態各異的兔子組成了一個溫暖而又幸福的家庭,象征著拐山小學全體師生親如一家,充滿了喜悅、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溫暖。
校園二景——悅石園
石即為磐石。園內布滿了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磐石,每一塊石頭都有各自的名字,每一塊石頭都代表了一種浩然正氣。悅石園象征著拐山教育人的初心如磐,三尺講臺、無悔選擇!
校園三景——凡兔園
凡即為平凡,凡與繁同音。取自繁殖、延續、傳播和弘揚之意。凡兔園象征著拐山教育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扎根農村教育事業,青春無悔,不負韶華,我們要將這種教育的正能量不斷延續下去,為農村教育戍邊,青春有我、奉獻有我!
校園四景——同心園
同即志同道合,心即教育的初心,園諧音愿景的愿。同心園的設計思路是一個大圓里面包含著兩個小圓,外面的大圓代表著拐山小學這個團隊,其中的一個小圓代表著拐山學子,另一個小圓代表拐山教育人,園中的兩棵大樹即為師生成長樹。同心園象征著拐山小學全體師生凝神聚力、同心同德,心有所屬、心有所向,奔著一個共同的美好愿景闊步向前!
校園五景——化石園
化石即水杉樹,水杉樹素有活化石的美譽,園內幾棵水杉樹距今50余年,寒來暑往,送走了一批批拐山學子,送走了一代代拐山教育人,他們見證了拐山小學的發展歷程,水杉樹形挺拔,象征著拐山教育人堅韌不拔的工作韌勁和工作作風。
校園六景——杜仲園
杜仲又名膠木,藥用杜仲,即為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關于杜仲,曾有一段美麗的民間傳說。 從前在洞庭湖畔有一群纖夫,他們由于每日彎腰拉纖,時間長了都患上了腰膝疼痛的疾病。其中一個名叫杜仲的青年纖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上山采藥為同伴治療疾病。在途中遇到一個老翁,他便向老翁求教,老翁感動于他的心地善良,便給他一塊樹皮,并告訴他樹皮可以治療腰膝疼痛的癥狀。
杜仲拿著這塊樹皮繼續上山尋找更多同樣的樹皮,等到他發現這種樹皮時,便拼命采摘,由于他累得筋疲力盡,最終掉入洞庭湖內。后來人們在湖內發現了他的尸體,懷中緊緊抱著采摘的樹皮,纖夫們吃了這些樹皮后,身體上的病痛便痊愈了。人們為了紀念杜仲的英雄作為,便把這種樹皮命名為“杜仲”。
校園七景——垂柳園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垂柳象征優美和諧,欣欣向榮。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親人離別去他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柳枝隨處可活,也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垂柳也象征著拐山教育人俯下身子、彎下腰,在拐山小學這塊教育沃土上生根發芽,以求桃李滿天下。
校園八景——七賢竹園
竹林七賢是指三國時七位名人,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的合稱。他們常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據傳,這七位名人為逃離戰亂的塵世,求得一分安寧的境地,曾經相約來到了現在的拐山小學這片竹林里,原來這片山地上的竹林并沒有確切的名字,后來岳樓村的老百姓通常稱之為“七賢林”。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一個名士集團,他們因為經常在竹林里聚會,由此得名。竹林七賢屬于不同階層,但是志趣相投,他們的豪放、灑脫令后人羨慕。七賢竹園,詮釋著我們拐山小學的團隊理念:聚一幫好人、做一樁好事。我們愿意與真心做教育的同仁一道暢談教育之理想!
校園九景——聚仙園
聚仙園內到處種滿了花椒樹,因為花椒有特殊氣味,在古代曾用作香料,作為藥材有祛濕驅寒的功效。天庭急需這種香料,玉皇大帝便派出四大兔仙下凡采摘,聚仙園由此得名!傳說中的四大兔仙即嫦娥玉兔仙——辛勤耕耘兔;舍舍迦兔仙——大愛無私兔;長耳定光仙—儒雅俊秀兔;伯邑考兔仙——忠孝仁義兔。
校園十景——稻草人農學園
稻草人農學園始建于2021年9月,農學園建設的主要目的是傳承勞動之美德,弘揚農耕文化,加強勞動教育。園內按照班級劃分地塊,承包到班,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園內有形態各異的稻草人,它們沉默寡言的守護著莊稼,守望田野,守護著這一片屬于孩子們得于親近自然的樂土。
袁校長表示,拐山小學校園中的每一景都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的景點故事,使我們所見之物變得有滋有味。目前,校園十景的整體構思已經日漸成熟,校園十景的框架已經搭建了雛形,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對每一個校園景點進行“上色”和“勾勒”。開弓沒有回頭箭,守一方凈土,就應該守住初心,未來有風雨,未來也有絆腳石,我想心有所屬、心有所向的拐山教育人一定能夠披荊斬棘,辦好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的教育,也一定能夠把拐山小學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與優化!
撰稿人:袁大金
審稿人:袁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