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
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
不斷地充實他們知識的大海。
——蘇霍姆林斯基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小學管理中心教師根據各科組推薦的閱讀書目,從書籍的內容出發,結合實際,與大家交流的讀書經歷、感悟以及收獲。
今天是韋意波老師分享的《第56間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的作者是雷夫·艾斯奎斯:現為美國洛杉磯市霍巴特小學的五年級教師。榮獲“總統國家藝術獎”、1992年“全美最佳教師獎”、 以及英國女王頒發的大不列顛帝國勛章(M.B.E)等
這本書講述了雷夫老師在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愛與奇跡的第五十六號教室。詮釋著一個老師的愛,也證明著一個人能夠在最小的空間里創造出最大的奇跡……
小故事節選:一天在化學課上,一個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眼里噙著淚。為了讓這個女孩有一次成功的實驗,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于燈芯太小,所以雷夫老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太專注,連頭發著了火都沒有發覺……我非常感動于事后雷夫老師對于自己所說的話,“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了火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能像雷夫老師那樣對教育全身心的投入,用教師的熱情去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那么我們也會創造教育的奇跡。
韋老師分享先給大家的感悟是:
1、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2、以信任為基礎、毫無恐懼的教室,是孩子們學習的絕佳場所。
3、透過文學,孩子們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開心門接受新觀念、踏上卓越的大道去遠行。
4、讓孩子們知道測驗分數不過是他們人生中很小的一個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質。
閱讀拓展的是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浸潤書香,潛心育人,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小學管理中心全體教師,將繼續與書相伴,享受讀書,不斷更新觀念,提高教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