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的背景下,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新學年伊始,學校英語組的老師們圍繞“有效分層作業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研討活動。
9月,教研組、備課組老師圍繞“分層名單的設置”“作業內容的選擇”“作業的反饋”“課后的補償”等內容,多次開展了組內備課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們提出了許多思考,例如:“分層作業是否會影響部分潛力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中如何將‘作業’嵌入教學環節中”“文科如何開展有效分層”等。在此基礎上,各組老師們也進行了一些嘗試。
11月3日下午,學校以“分層作業的實施、思考”為主題,開展了分享交流活動。
英語組高丹老師以“減量不減質,分層不分割”為題,進行了作業設計的說明。著重從課堂結構的變化、練習量的分解、背誦任務的分層、書面練習的分層等方面介紹了他的練習設計思路。
吳燦老師老師把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發展性作業、研究性作業三大類,并詳細介紹了作業的分類方法;分層作業的編寫思路;作業的反饋方法。通過分層作業的實例,揭示了校本化分層作業設計的基本路徑。
董志琳老師說:“作業優化是政策的需要,更是學校提升的需要,要杜絕作業的超量、超前布置。”“優化作業有基本的公式可循,需要我們從基礎作業、發展作業、探究作業入手,展開研究。”
本次活動,老師們認真翻閱展出教師的分層作業設計,不明白的地方向解說的學生詢問,亦或是和老師們探討。老師們圍在一起聽取設計老師的講解和想法。老師們在本次活動中積累了經驗,收獲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