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體育教師的執教水平,培養優秀的后備人才,徐州市體育中心于2021年10月25日舉辦了2021年度江蘇省基層教練員、教師通識知識培訓活動。作為柳新實驗小學的一名新教師,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此次培訓。
25日,徐州市體校校長李鵬主持了開班儀式,為期五天的培訓就此拉開序幕。在這五天時間里,江蘇師范大學的教授們引導體育教師學習了體能訓練學、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以及教育學。
第一天由部義峰老師給我們講授體能訓練學,體能訓練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型學科,教學內容包括針對不同類型的人進行訓練計劃的制定、身體各項機能的指標測量、運動損傷的鑒定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身體各項機能的指標測量,通過測量可以知道一個學生可承受的最大訓練強度,為我們今后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打下了基礎。
第二天,專注運動心理學和運動醫學領域的陳紅老師與王凱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專業的指導。運動心理學,告訴了我們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強健的體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通過運動醫學的學習,我更加全面地掌握了不同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以便應對教學過程中發生的意外損傷。
第三天的運動生理學由房冬梅老師授課,老師循循善誘,深入剖析了學生的年齡、性別、生長周期規律的差異,以及如何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制定訓練方案。比如青春期之前女生和男生的體能差異較小,一旦過了這個時期體能差距逐步增大,所以針對男女生要適時調整訓練計劃。
第四天學習的是運動訓練學,授課老師是鄒吉玲,他對于運動訓練學田麥久教授的“項群訓練理論”頗有研究。項群理論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社團活動中,針對不同的社團我們可以結合相似的訓練手段,觸類旁通進行訓練,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天學習了教育學,授課老師是趙俊巖老師。教育學可謂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科,培訓前我對教育學知識一知半解,但經過老師的耐心指導,我豁然開朗,對教育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存在于教師的意識之外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存在,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應該讓學生適應自己,而應該讓自己適應學生,一個能適應學生的教師才會得到學生的喜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通過這五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來學習前,我們體育組的導師姜秀老師,交代我:“第一,要做到嚴謹求學;第二,要做好每一課的筆記;第三,要每天寫600字以上的學習心得;第四,要不懂就問,問授課老師,問學習同學;第五,每天要完成50個俯臥撐;第六,要樹立好港務區體育教師的形象;銘記于心六點能量值,有了導師和組內老師的鼓勵,讓我成為了本次培訓班的優秀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