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手機、電子通訊設備全面普及,人們沉浸于抖音、快手、自媒體等視頻影像所帶來的即時快感,以及網絡上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能真正靜下心來,手捧自己喜愛的紙質圖書,完整的、沉浸式的閱讀,就顯得難能可貴。朱永新先生提倡的“新教育”理念,十大行動之一就是要培養師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讓師生在閱讀中收獲精神的食糧、獲得愉悅的體驗,從而達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為此驛城實驗小學圍繞如何推動教師閱讀開展了有益的嘗試與探索。首先解決老師們“有書可讀”。面向全體教師征集大家的閱讀愿望,列出自己想讀的書目,可以是教育教學專業書籍,也可以是人文、社科類,由學校出資集體購買,學校進行登記,再頒發給每一位老師,定期交換,實現“圖書漂流”,每位老師可以看到60余本不同類型的圖書。
為了更好的促進老師的專業閱讀與成長,學校還購置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四部曲》(互聯網+教育 教師發展+未來 面向未來的教育+第四次教育革命);《教師教學用書全套22冊》,含魏書生、李鎮西、朱永新、陳默的教育專著;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我的作文教學主張》全套7冊……采用校長贈書的方式,在全體教師會上舉行贈書儀式,隆重地贈給每一位老師,推動閱讀氛圍的形成。
其次是解決“如何去讀”?閱讀不能靠一時的熱情和心血來潮,而是要有堅持與恒心,只有這樣才會有收獲和幸福。為此,學校制定了“踐行新教育——我的閱讀報告”系列活動方案,即每一位教師在閱讀完成后要完成一次閱讀報告與分享,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與大家分享……既是閱讀成果的交流,也是思想的碰撞,更是不同的靈魂間的對話……
最后是如何形成“長效閱讀”?閱讀不應該是一陣風式的運動,而應變成所有教師日日、月月、年年的生命需求,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一種硬性需要,以期達到“一日不讀書、寢食不香”的境界!為引學校制定了中長期閱讀評比與激勵措施,每月、每學期定期舉行閱讀評比、交流、獎勵活動,在活動中促進教師閱讀習慣的逐步養成。
用心閱讀,未來可期!在踐行新教育的道路上,從教師主動閱讀開始,撬動學生閱讀,實現真正的書香教師、書香學生、書香校園!
編輯:翟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