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完美教室是一項行動,書香校園是一種意境,一種氛圍。這項行動就是在新教育生命敘事和道德人格發展理論的指導下,利用新教育兒童課程的豐富營養,晨誦,午讀,暮省, 并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為所有學科的追求目標, 師生共同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 形成有自己個性特質的教室文化;就是要讓教室里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與歲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識、有個性、能審美,在各方面訓練有素又和諧發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豐盈著、成長著。
朱永新老師說: 這些年,我們倡導教室文化,它實際上是理想課堂的一個延伸。 教室這兩個字,是從空間維度來思考的。但加上課程,就不一樣了,因為課程是從時間維度思考的 。
完美教室的三個特征:匯聚美好事物、呵護每個生命、擦亮每個日子。
完美教室必須有自己的靈魂人物,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取決于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 讓人覺得有無限生長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著教室的尺度,是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完美教室靈魂人物的精神特質:豐富的生命能量,蓬勃的生命狀態。
作為完美教室的靈魂人物,要超越環境、忍受孤獨,并忍耐世俗的挑戰,讓自己開出最美麗的花,就如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中百合的種子,因為始終相信自己是百合,始終秉承著——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的信念,因為相信, 所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