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減”政策全面落地,如何提升課堂效率、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開拓課外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已成為學校教育的熱點話題。自學期初,大許太山小學在“雙減”意見的指導下,以新教育實驗理論為指引,積極構筑高效課堂,語文組老師展開了卓有成效的閱讀實踐探索。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創新閱讀形式,學校將皮影戲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與閱讀課程進行跨界融合,讓孩子們的閱讀收獲擁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一、走進皮影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是一門結合了戲劇、美術、音樂、文學等多種藝術手段的表演形式。中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利用課余時間,給孩子們講解皮影的相關知識,了解皮影的相關原理,并親自示范,講解操作技巧。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盡情體驗操作皮影的樂趣,眼中流露出的興奮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最真摯的熱愛。
二、打磨劇本
劇本是戲劇的核心。課下,老師帶領皮影小組的成員一起交流劇本創作,他們從閱讀過的經典名著、神話小說、寓言故事等文學作品中選取素材,經過多次修改,不斷打磨,形成成熟的皮影戲劇本。選定劇本后,就開始了緊張的熟悉臺詞,排練動作,同學們協調分工,相互配合,一幕幕精彩的皮影戲逐漸成型。
三、成果展示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中年級充滿特色的閱讀成果展示即將上演。
一塊簡單長方形的白色幕布后,幾名學生熟練地操作著影人,一個個皮影人物在同學們的操作下活靈活現、活潑生動。精彩的人物配音引來了現場師生發自內心的笑聲,小演員們全情投入,臺前與幕后協調配合,演繹著生動有趣的故事,得到了評委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孩子們在快樂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弘揚祖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在團隊的合作中,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和集體榮譽感。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說:“學校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此次中年級閱讀展示活動是趣味與知識的完美結合,在傳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中激發師生深入閱讀的興趣。未來。大許太山小學將充分利用讀書活動這一有效載體,舉辦更多更精彩的閱讀展示活動,讓“雙減”減負不減質,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