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學教育集團新元小學校園內,稚嫩而鏗鏘的朗誦聲響徹校園。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徐州市2021年秋季開學第一課示范活動在這里通過網絡直播,全市基礎教育188萬在校生同時在線觀看。
校園里,“建黨百年 光輝歷程”主題雕塑鮮紅奪目,師生同繪紅色主題百米畫卷氣勢恢宏,愛國主義標語、造型點染校園的角角落落。這是學校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明證,也是徐州市深耕紅色熱土、聚力培根鑄魂、厚植中小學生愛國情懷的生動寫照。
徐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富集,自古至今英杰輩出。如何讓資源變成孩子的滋養,讓有信仰的人講好信仰,讓有意義的教育更有意思,成為時代新課題。徐州市教育局聚焦立德樹人,抓牢課堂教育主陣地,積極拓展活動載體,不斷壯大育人隊伍,堅持豐富文化建設,讓紅色成為彭城兒女賡續不變的精神底色,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響徹徐州大地上的每一座校園。
9月1日,新元小學舉辦“開學第一課”示范活動,學生表演詩朗誦《長征》
抓牢主要陣地 在課堂教學中明德潤心
“課堂是抓教育質量的主陣地,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徐州市教育局局長石啟紅說。課程育人是中小學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徐州市教育局將愛國主義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面向全市組織兼顧全學科、覆蓋全學段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學科德育優質課征集評選活動,著力提升課程育人水平。
“我們要通過賽課引領學科教師樹立育人意識、提高育人能力、營造育人環境,讓課堂上的愛國主義主旋律更加嘹亮。”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室主任陳戈表示,今年活動指向更明確,聚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參與度更高,全市2000多位教師參加初賽,近500節課參加大市復賽,遠多于去年;質量提升明顯,學科教師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顯著增強。
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育人功能更加突出。徐州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成立四大思政教育聯盟,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資源共享,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創新實施“傳承紅色基因 師生共繪‘同心圓’”項目,立體式思政教育徐州品牌更加鮮亮。
睢寧縣舉辦中小學“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學科德育優質課”評比
積極拓展載體 在活動體驗中培根鑄魂
“有的學生對道理的認識不深刻,有的學生懂得了道理但做起來就忘了,歸根結底是缺乏切身體驗。”在今年全省德育工作會議上,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強調要大力倡導體驗式德育。徐州市教育局積極挖掘本土紅色教育資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百萬少年兒童在實踐活動中種下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種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鳳凰山麓,松柏挺立,豐碑巍峨。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前,泉山區少華街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凝視著塔身上的主題浮雕,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緬懷之情油然而生。吃一頓“憶苦思甜飯”,推一回支前運糧車,通過研學實踐,衣食無憂的少先隊員們在切身體驗中懂得了征戰艱苦,理解了軍民情深。
“浩氣永存”“初心永續”“英雄永生”“芳華永駐”,這是孩子們對這場偉大戰役的所思所感,也是徐州市2021年淮海戰役革命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項目主題。這個冬天,全市中小學校園都被火熱的淮海戰役革命精神鼓舞激蕩,組織主題班會課40000余節,180萬在校生全員參加。共征集淮海戰役主題研學方案、故事宣講、書畫作品2000余件,弘揚淮海戰役偉大革命精神蔚然成風。豐碑作證,青山有憑,今天,淮海大地上這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偉大戰役和凝聚其中的偉大精神依然在激勵彭城兒女繼承先輩遺志,賡續紅色血脈,接續奮斗不息。
“圍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聆聽主題宣講以提高認識,嘗試文藝創作以陶冶情操,誦讀歌詠以宣揚信念,實踐研學以接受洗禮,家校配合以協同育人。”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劉桂云說,今年圍繞建黨百年,市教育局根據省教育廳、市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市文明辦部署,印發中小學“童心向黨”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任務清單,統籌五大類、21項、20000余場次主題活動,征集師生家長各類作品10萬余件。在全國少年兒童短視頻征集活動中6部作品獲國家優秀獎,市教育局獲評優秀組織單位。
泉山區少華街第二小學同學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參加研學活動
強化隊伍建設 在師道傳承中播撒火種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鍛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教師隊伍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
“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舉起信仰的火炬,點燃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德育教研員楊波在徐州德育戰線上奮斗多年,連日來的培訓活動讓他感慨良多。市教育局組織全市德育骨干2000余人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專題培訓,經過幾天的思想洗禮,參訓者都暗暗許下宏愿,要把紅色的火種播撒在每個彭城學子的心中。
金秋十月,徐州市正高后備人員高級研修班會場氣氛熱烈,徐州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周海航的宣講報告《奏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強音》全程31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周院長的報告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馬克思主義行!”參培教師代表陳莉發表聽課感想時仍然激動不已。
徐州市經濟開發區中學思政教師武建強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恰巧文水縣縣長、著名抗日英烈顧永田的家鄉就在徐州經濟開發區的西朱村。作為思政教師的武建強敏銳地意識到這里蘊含著寶貴的教育資源,他走家串戶采訪、筆耕不輟寫作,最終《書生縣長顧永田》等文學作品正式出版。讓更多人了解英雄、崇尚英雄,武建強老師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帶到了課堂上,種在了孩子們心田。“我把自己采寫的先進人物引入課堂,用身邊人物講解思政原理,不僅是對思政課堂的拓展,也是對學生最生動的教育。”7月,江蘇教育新聞網以《堅守思政課堂 賡續紅色基因》為題報道了武建強老師的事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徐州大地上還有很多像武老師一樣的教師,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默默發光發熱,心中有信仰,課堂有力量。
武建強老師走到孩子們中間開展思政教育
注重文化熏陶 在潤物無聲中育成棟梁
“黨的故事我來講”“黨的光輝照我心”……邳州市實驗小學的“紅色劇場”里,每周舉辦各類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定期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影片,一方小小的舞臺成了全校師生樹立信仰、凝聚力量的陣地。紅旗飄揚,光芒照耀,學校的紅色資源體驗館匯聚了豐富的史料圖片,吸引同學們駐足觀看學習。這些都來自于學校精心打造的江蘇省品格提升精品工程——“聚焦紅色資源 培養家國情懷”。《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要讓校園內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教育的引導和熏陶。邳州實小用文化建設做出了生動的實踐。
以項目為抓手帶動愛國主義教育長效推進,邳州實小的成功并非孤例。“老師給我們講過,我也想把英雄的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讓他們知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沛縣張寨鎮青墩寺小學剛剛獲評教育部全國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成為徐州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校內的“中共沛縣黨史紀念館”里,高年級的“小小講解員”正在“紅色長廊”給剛入學的弟弟妹妹講紅色故事,這已經成為該校新生入學儀式的傳統項目。“每天讀一首紅色詩文,每月開展一次紅色詩詞朗誦,每學期組織一次紅色文化采風活動及作品展……”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所偏僻的鄉村小學用獨特的“九個一”工程和紅色校園文化讓孩子們時刻浸潤在愛國主義教育的熏染中,為每個孩子鑄就愛國魂。該項工程正是學校品格提升工程和“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項目的深化。
9月1日,新元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示范活動讓全市中小學生接受了一場愛國主義的洗禮。新元小學的紅色傳統源自于集團總校——徐州市解放路小學。2010年,徐州市解放路小學被命名為“淮海戰役紅軍小學”,成為徐州市唯一的一所紅軍小學。進入校園,一面精心打造的長征文化墻迎面展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一個個以長征故事為主題的景觀依次呈現,再現了紅軍創造人間奇跡的“解放”精神。作為解放路教育集團的分校,新元小學的紅色文化長廊以“淮海戰役革命精神”為主題,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翻開課本學黨史、淮海戰役革命精神伴我成長三個板塊精彩紛呈。在云龍區云苑路小學,教學樓墻壁上的紅船和25顆星星格外閃亮,專門陳列愛國主義教育書刊的紅色書吧構成了師生汲取紅色養分的“充電站”。三個校區一脈相承,共同在紅色熱土上俯首耕耘。讓每一個孩子童心向黨、愛國愛家,就是沉甸甸的收獲。
青墩寺小學學生在校黨史館開展沉浸式學習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