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長至夜,九十里外遠行人。莫道情誼何時有,冬至餃子涌暖流。天凝地閉,風厲霜飛;朔風簇擁著冬月,走進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展開一幅凜冽不失溫存的畫卷。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吃餃子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綿延不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它是中國人的基因,是中國人的根與魂。它生生不息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象征著全家團圓、和和美美。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拐山小學雖是一所偏僻的農村小學,但是由九零后組成的教師團隊卻讓這所學校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雖然這些九零后的教師家與學校的距離均在90里路之外,但是,他們懷揣著對農村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扎根于此,我想,這就是一名教師的初心,這種初心如磐,這種初心不改!這種初心的顏色永遠是一抹紅色!
12月21日上午,在“冬至”到來之際,拐山小學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冬至包餃子,幸福校園情”活動。老師們在一起,包餃子,話情長,活動場面暖流滾滾,其樂融融。
冬至這天,學校提早布置準備,派黃瑋老師采購鮮肉和蔬菜,調餡和面,準備了充足的食材,老師們也各顯身手,人多力量大,終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個個餃子刷刷的“跳”進了鍋里,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吃著大家自己包的香噴噴的餃子,大家感受到了冬日的快樂和集體的溫暖。
熱乎的餃子,溫暖的心。學校舉辦冬至包餃子活動,既豐富了老師們的生活,又促進了同事之間的溝通交流,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而且釋放了老師們平時緊張的工作壓力,讓他們能用輕松的心態對待下一階段的工作。與此同時,全體教師感受到了節日的溫暖、集體的溫馨。本次活動不僅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出濃厚的節氣氛圍,還進一步增進了拐山小學教師隊伍的凝聚力,讓這個拐山小學大家庭的心抱得更緊了!
冷風吹,吹不走的是關懷;氣溫降,降不掉的是友誼;寒意猖,冷不掉的是祝福的熱情;真誠的問候,有冷風的強度,降溫的力度,我們衷心地祝愿九十里路之外根植農村教育的拐山小學全體教師們能夠體會友誼的熱度,能夠體會到拐山小學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能夠體會到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讓我們的快樂在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里始終如一。
扎根農村教育的星河,我們一天天數著我們的教育故事,這是繁忙勞碌后的生活樂趣,日日數到暖,也透著歲暮天寒里的恬靜和淡定。我們拐山小學全體教育人靜候春日來。冬至標記著一年的末尾,過完了今天,2021年便只剩下最后10天。縱使經歷了難說的遺憾,縱使忍耐著刺骨的嚴寒,我們沒有誰灰心沉寂。夜再長,路再遠,我們只要心懷目標,就不會失去方向!
撰稿人:袁大金
審稿人:袁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