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區柳新鎮馬樓小學語文教研組“求真求實的課堂”的活動歷時一個月終于在昨天結束了,五位老師圍繞著雙減形式下求真求實的語文課堂忙碌著,從年級組的研討,備課,再研討,修整教案,試教,再修整教案到亮相,歷時四周,辛苦與收獲并存,堅實地走在“實踐課堂”的路上。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求真求實,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集體備課前的交流中,每位老師都在反思自己平時的備課,常因為忙,因為要趕課而過于粗糙地處理自己的隨堂備課,有時又因自己已教過幾次,僅憑經驗就草草了事地應付著備課,課件粗糙,經常按照自己的設計思路,把幾份課件拼湊整合完事。自覺省事又高效,就是這樣的自以為是,才使得課堂簡單,深度不深,淺度不淺,該處理的文本細節得不到應有的處理,老師淺講,學生淺學,思維打不開,智慧激發不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學得越來越笨,老師教得越來越難,課堂上,舉手者甚少,師生與文本的共情更是蒼白無力。
新課標上強調了語文老師要有獨立解讀文本的能力。是的,老師對文本的淺淺的粗糙的解讀怎能引領學生深度解讀文本呢?能不能拋開參考書,自己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文本,做做批注,真真切切去經歷去感受學生學習的過程?能不能大膽地對參考書提出自己的質疑,就像我們平時鼓勵學生不迷信權威一樣?也正像大家們所說:“因為沒有深度閱讀,教師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本質,更設計不出來能激發學生深度思考的問題?!?
老師們在座談后,加緊了研讀文本的腳步,確定上課內容與時間。
本次中低年級的教研課,異彩紛呈。
張媛媛老師講的《麻雀》深入淺出,課中張老師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通過文中語言,又利用動畫課件,在學生們面前展現出小麻雀的弱小可憐、獵狗的龐大兇猛、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勇敢形象,因為學生對文本進行了深度思考,課終,張老師問學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學生們能夠懂得文章熱情地歌頌了“母愛”的力量,從而對母親的感恩心升騰,達到了文本的教育目的。
穩穩當當地展開教學,踏踏實實地設計問題,自然收獲頗豐。真實的課堂從來不是花哨的,從字里行間里慢慢打開學生的思維,智慧之光就會照亮孩子的心靈,揣著一顆探索文本的心怎么會一無所獲呢!
張建梅老師講的《爬天都峰》一課,緊緊圍繞作者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所想所感來體會文本,通過指導朗讀,非常立體地感受著小作者的勇氣,克服困難的信心。課終,再來對比這單元的寫作方法的不同時就水到渠成:寫事情不僅僅只關注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心理活動,還可以關注人物的所見所想所感,這樣,從課堂的字句段的訓練一點點過渡到作文訓練,學與用地緊密結合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與運用性。
二年級付玉老師《霧》的教學踏實感十足,一節課摒棄了語文老師話多的弊病,干脆利落的完成任務。最大的亮點是重視說話訓練,把文本與說話訓練緊緊結合在一起,從文本延伸到課外,發散思維,夯實語言,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礎,課堂的真與實,體現甚好!
周艷榮老師執教的《夜宿山寺》一課,輕松又豐滿,從識題解題到讀詩體會意思,到知寫法過渡到拓展知識幫助理解寫法,再到唱詩助記憶最后到識寫,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見到周老師扎實的功底。整節課處處在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實實在在地給青年教師上了一節示范課。
丁靜老師雖上崗兩年,但是非常具備做語文老師的素質,把握課堂的能力很強,解讀文本的力度合適,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引”導得力,課堂的合力恰到好處。丁老師本學期已經兩次開課,每一次都是全力對待,精益求精,因此,她的課堂活潑有序,知識的深淺銜接合理,學生們或思考或參與活動,讀得有聲色,寫得有模樣,孩子們在丁老師的帶動下,真真實實地收獲著。
如何用一節課上好一篇選讀課文一直是大家探討的話題,如何把課上扎實有效也是大家最關注的焦點。
站評課中,楊艷紅校長還是對教學目標的明確、抓牢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又一次做了強調,對文本具備的“語文情懷”進行了探討。
因此,中低年級的教研活動全部結束后,被作為焦點而激烈爭論的“語文情懷”這一話題也讓我靜靜思考,只有老師們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后“語文情懷”才能傳遞給學生,而課堂中,該有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是老師細細研讀文本后才能有的收獲,是語文老師對自己語文教學存有的深深的敬畏才能有的效果。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來,靜靜地讀一讀文本,讀懂作者,讀懂學生,讀懂教者, 敬畏文本,才是踏實地立足文本去設計教案的基礎,否則,求真求實的理想課堂,無法用實踐去實現,真實的課堂,無法用匆忙的備課來實現,求真求實的課堂依靠的是老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是老師分解文本、聚合文本的能力,分解中獲取各個知識點的掌握,聚合中獲取作者寫作的意圖與情懷。
有的老師說:“教育就是喚醒,喚醒學生的內驅力,生命的激情,強大求知欲望”。還有的老師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只需要點燃他們對大海的渴望?!本驼n堂來講,老師要做知識的海盜。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么去更好地引領學生去讀呢?自己都沒群文閱讀怎么要求學生去拓展延伸?因此我告訴自己,在下面的教學中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到師生共讀。只有自己做一個熱愛語文的人,做語文課堂的領航人,孩子才能真正熱愛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從與文本的對話中真實的收獲學習語文的方法。
五位老師的課結束了,優點真實存在,而且很多,缺點也是真實存在,而且也很多,但缺點不代表課的失敗,而是自己探索文本的能力還需大進步,但是無論怎樣,追求課堂的真實卻不能改變,這個真實需要老師們腳踏實地地走出來,把孩子們帶出學習的泥濘,走向有效的探求知識的光明中。
教學語文的熱情需要堅持,堅持尋求夯實基礎知識的方法,堅持尋求閱讀文本的方法,堅持尋求學文仿寫的本領,真實有效地引領學生走在學習語文的路上,這個過程必然會像王開東老師所說的那樣——痛苦不堪,但我也相信,只要堅持了,在痛苦的同時也必然會收獲滿滿。
馬樓小學的語文老師們愿做一個深度解讀語文的追夢者,與學生同學習,共成長。
期待我們語文組更多更真更實的進步!
歷經一個月,每個人都收獲滿滿,真好!
供稿人 劉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