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 《擺的快慢》
陳琛老師執教了《擺的快慢》一課,她以探究為核心,通過“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分析整理數據——得出結論”這樣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從而自主發現擺的快慢規律。陳老師收放尺度比較恰當,先提供學習支架,帶領學生經歷擺重因素影響擺的快慢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了控制變量的重要性,從而為下一步獨立設計和操作對比實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陳老師重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體驗到學科學是為了更好地用科學。拓展活動的設計也緊緊聯系生活實際,不僅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科學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技術如何服務于社會。
高慧 · 《彈簧測力計》
高慧老師執教了《彈簧測力計》一課,測力計對學生來說是個新鮮的事物,學生們非常好奇,整堂課,在高老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下,活而不亂。從一開始的認識測力計,到后來的使用測力計,高老師非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去發現彈簧測力計的重要構成部分,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親手做實驗。學生們始終在質疑、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總結、在驗證……從而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說明老師已經真正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
徐夢珂 · 《運動的小車》
徐夢珂老師執教了《運動的小車》一課,徐老師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變量,開展對比實驗,從而達到收集證據的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哪個環節作為突破口,才能使整節課自然流暢、邏輯清晰呢?徐老師以速度為整節課的主線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假設、驗證,最終得出結論,從而很好地突破了重難點,順利完成第一個實驗,接下來設計思維進階實驗,也變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徐老師讓學生們課后繼續探究有關載重量和阻力因素的實驗,培養了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科學的研究領域是廣闊的,而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中。
宋夏 · 《電和磁》
宋夏老師執教了《電和磁》一課,在教學過程中,宋老師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驗操作、討論、匯報,引導學生們在自己動手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獲得真理。宋老師的課堂思維縝密,她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著重觀察電流方向與指南針偏轉方向的關系,而后自然而然引出線圈對于增加指南針偏轉角度的顯著功效。課堂以“短路電路中指南針的偏轉情況”為結尾,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自覺地在生活中繼續開展探究,這正是小學科學教學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
每次聽課后的評課環節,組內老師都會各抒己見,在氛圍熱烈的互學共研中思維碰撞,提出合理建議,更加優化了課堂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