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讀是增強語文語感,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方式。“雙減”背景下,為提高晨讀效率,切實時間減負增效,同時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好習慣,3月11日龍門小學召開了陽關晨讀計劃之“有效晨讀管理”專題討論會。
王德泉校長首先重申了晨讀課教師必須按時到崗的原則,號召教師科學智慧地安排好到校后學生的晨讀時光。要在熟讀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愛好和語文水平,補充一些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晨讀讀物。讀國學、讀課本、背古詩、做口算,各班可以在各班小干部和“領讀人”的自主管理下,有序高效地開啟一天的學習時光。
大家集思廣益,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王敏老師提出每天清晨可以鼓勵部分班級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學校的閱讀讀長廊、桃花園、和操場上大聲朗讀,花香伴著書香,書聲伴著鳥聲,三五一群,兩兩對誦,讓孩子們品味著讀書的快樂。
教導處王晴老師建議教師嘗試更多的晨讀形式,除了傳統的齊讀、自由讀或讓朗讀能力較強的同學一句一句地領讀外,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分組讀、分角色讀、邊表演邊讀、誦讀、比賽讀、探究性地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最后,王校長總結:無論采用何種朗讀形式,教師都要做學生晨讀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協調者,做好學生晨讀的組織工作。如果學生晨讀缺乏指導,任學生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沒有明確的目的,就會大大影響晨讀的效果,也就是減負不增效。我們不僅要自己明確晨讀變革的意義,更要讓學生明白:要給自己確立一個學習目標,為了 達到這個目標,就要用心地去讀、去體會、去感悟,讓學生在 晨讀中學會學習。
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加深理解,提高素養。今后,學校將繼續從教學實際出發,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扎實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讓縷縷書香縈繞孩子們的心田,潤澤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