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銅山區長安路小學“長安書苑”舉行第三十五次讀書分享活動,本次活動由數學教師劉歡分享,她分享的書籍是三好真史的《教師的語言力》。書中不僅有指導性理論更有大量的實用性策略和場景對話指導,可謂是一本拿來即用的教育教學語言和策略指導用書。
本書所寫的1-6年級的問題都是我們平時教學中出現的。在遇到這些問題時要么上網查,要么同年級的老師一起討論一下。有些問題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往往最終是似懂非懂,不敢帶孩子深入探究,但讀了這本書打開了我對教材中的一個一個迷團。在細讀這本書時就會發現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平時出現的問題有些正是我們不知如何給孩子解釋的問題,比如一年級中出現的判斷“左右”,以誰的左右做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孩子會問老師為什么這邊是左,那邊是右呢?為什么這邊不可以是左呢?現實中還會出現當你去拿東西時,別人會告訴你在什么東西的左邊或右邊。那這些東西又是以誰為標準的呢?在蘇教版教材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共出現了三次,每次的要求都很明確。心理實驗表明,兒童對于“左右”概念的發展一般會經歷3個階段。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于“左右”概念發展的第二階段“能夠辨別別人或者對面人的左右手、左右腳”。
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各種教材資料上指出,要讓孩子以自己作為判斷的主題,能夠根據自己的左右手,正確的從左邊開始數或者從右邊開始數。以自己的左右手為標準,明確相關物體那個在那個的左邊或者右邊。能夠分辨他對面的人哪一只手是左手,哪一只手是右手。
在設計一年級判斷“左右”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以自己判斷左右,然后進行具體的交流,實踐。突出判斷左右時要以自己的左右手為標準,適當加入“相對性”的體驗活動。數學規則的背后一定有其科學發展的必然性。讀了這本書給我了些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是我們一線教師應該反思的問題。讓我們不斷探索和提高,讓我們的教學更有意義,更有深度。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更加了解孩子們在每一個階段的認知特點;明白了在去給孩子解釋一些問題時,要精確語言,引導孩子來理解感悟其中的含義。尤其對于低年級段的孩子來說,許多概念還沒有很好的形成,所以在低年級學段的問題講解時,不需要特別的深入,理解、明白、認識就好。但是要鼓勵學生留心生活中的數學信息,真正的是數學來源于生活,更好的應用到生活中去。
個人介紹:很榮幸再2020年加入長安路小學這個大家庭,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的收獲頗多。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不斷充實自己,通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
教育箴言:當今課堂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問題”,好課應當是越講問題越多。
讀書格言: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
校審:魏永
校對:馬賽
撰稿:劉歡
通訊:周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