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完全由語文教師自發組織的一次作文研討會。在市“兒童的語文”表達交流學習會時,語文教師們聽了三節作文公開課,由此引發了對作文教學的激烈討論,當時我校資深教師劉老師的作文教學效果讓大家十分驚艷,于是我們請劉老師專門抽時間傳授她的作文教學秘訣。
在一周的準備之后,我們共同聚集在四樓實驗室,在這里,劉老師傾心講述了她三十年的作文教學經驗,讓我們受益匪淺。
劉老師的作文教學特點十分清晰,就是從套路到去套路,以套路拓寬學生的思維,待到學生套路內化后再靈活使用。作文確實套路滿滿,以寫事為例,一定是事前、事中、事后,順序清晰明確。具體描寫每一時期時,要從神態、動作、心理、語言等多方面描寫,而且一定要有環境描寫。情感是十分抽象的,因此要以景喻情,更能讓讀者感同身受。
寫人和寫事十分相似,只是多加了外貌描寫。在描寫外貌時切忌不要流水賬,要抓重點特征,比如這個人胖胖的,可以說他胖的像球一樣,滾過來又滾過去。
寫物時要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從遠到近、從下到上、從里到外等等,如桃花遠遠望去向一片海,走進后......
其實寫人和寫事時舉出的這兩個例子都曾被學生質疑過。劉老師強調比喻的精髓是共通,要充分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只要兩者間有共通之處就可以使用。正如劉老師點播學生時一樣,大片大片的桃花朦朦朧朧,微風吹過蕩起層層漣漪,是不是與大海和海浪很像?一個人很胖很胖,你是不是覺得他馬上就能彈起來了?
劉老師特別講了她的幾次作文實驗,有一次她特地不把寫作大綱寫在黑板上,只是口頭描述,結果這次的作文效果和以往差距明顯。所以劉老師特別提醒,要在黑板上列出寫作大綱,學生遺忘時一抬頭,就可以順利寫下去。
最后劉老師提了兩點她的作文教學原則,第一,作文講解超過15分鐘即為不及格,剛開始時可以適當放寬要求,一旦學生適應之后就必須做到,現在劉老師已經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作文講評上。第二,每個學生要有一個專門的作文本,專本專用,學生所有的作文都在上面,每次寫完后就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自己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的詞,并和其他同學的對比。當一學期或一學年結束后對比前后的作文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下午正好是作文課,劉老師挑選了他們班各種層次的作文,將學生45分鐘前新鮮出爐的作文拍照展示給大家。不管是那一層次的學生,也許寫作功力有一定差距,但是寫出的作文都能滿足基本的作文要求。
會議結束了,但有關作文課的研討活動才剛剛開始。我們始終堅信沒有寫不好作文的孩子!并將永遠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下去!
(劉夢然 王茜倩)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