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播在童年時代早期心靈的小種子,在成年時會長成一棵大樹。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作為一本能引領教師成長的教育經典,蘇霍姆林斯基用精辟的教育理論知識結合生動的教育實例,將其幾十年可貴的教育經驗展現在教育者面前,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值得我們每位老師反復研讀。為聆聽智者之音,啟迪教育思想,2022年4月20日下午,房村鎮新莊小學再次舉行了同讀《給教師的建議》線上分享活動,活動在微信群里以美篇呈現,楊雨晨老師主持整個活動。
第一位分享的是常雪婷老師,她分享的主題是:如何使教育者的話深入受教育的內心。常老師借助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如何引導教育一些“特殊學生”成長的故事。通過列舉實際教學中的案例,可以感覺出學生不服管教的背后原因,往往是家庭情感的缺失。針對這些原因并結合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常老師從實際出發去關愛了解這些孩子,在生活中幫助孩子,在教學中耐心引導孩子,多鼓勵,多贊揚,讓學生在細節上,在微小的進步上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老師的欣賞和肯定。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質和邏輯來說,就是不斷地關心兒童的生活。兒童的心靈是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孟亭廷老師就分享了她是如何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保護兒童的信任,建立師生的友好關系的。她認為,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僅僅把孩子當做受教育者,還要關注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每個孩子來自于不同的家庭,寄托著不同家庭的希望,只有我們與兒童之間建立信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孟老師的分享讓我們更加明白信任的重要性,有原則地放手,用靈活、好奇、贊賞的心態去啟發孩子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在不斷地經歷中得到成長。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個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會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齡期。這時不僅需要老師的教育與引導,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城里的自我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理性沉穩的張園園老師就兒童的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方面,為大家分享了她在班級管理上的方法與智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自我教育的關鍵時期是7-11歲,而這個時期,孩子們的成長更需要自我教育。張老師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特別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她認為學生的自我學習不是學校、老師強求的應付學習,而是學生自己樂意的,自覺的,適應自我發展需求的學習。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除了在學校里接受學習,更要懂得自我成長,要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實現自我的持續發展。
此次活動,三位老師用一個個精美而飽含深情的美篇在線上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一個個教育故事給人以啟迪,給予人智慧。其他老師看后深受啟發,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們在交流中思想碰撞,生成教育智慧。
最后,宋校長對本次線上讀書分享進行總結,三位老師準備的得充分,特色鮮明,即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愛的實踐,學生管理,班級管理都各有其法,值得大家好好學可借簽。相信疫情期間,老師們堅持閱讀,與書香結緣,定能實現美好的的教育夢想。
撰稿:常雪婷
審稿:宋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