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在我心 “新”意我來尋
近日,國家教育部正式發布了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2022版),引起了國內基礎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廣大教師的密切關注和熱議。為了進一步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我對其進行了學習和研究。
新的分級的變化在于:分級數量的減少,對于一二年級低年級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更具體得要求;等級后“+”的出現,對于級別有了更高的要求。這給了我們老師更多的思考和挑戰:對于一二年級低年級的教學要更花心思思考如何設置符合低年級視聽說的課程;對于英語學習有余力的學生們如何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提高機會。
“新”的詞匯要求
新課標文件中明確說明“二級(小學5-6年級)詞匯量505個,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應學習和掌握的基本詞匯。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本詞匯表的基礎上,選擇增加100-300個單詞。” 這樣算下來就是小學階段掌握600-900個單詞。
新的詞匯標準,在對 學生的詞匯量標準提出了更多要求的同時,也對于教師的詞匯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單詞,如何在課表的規定下教授更多的單詞。
“新”的英語課外活動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中對于一二年級低年級進行了,并且明確提出一二年級低年級的課程要求是:以視聽說為主。這也是第一次提出新的課程活動要求。
新課標里面規定了英語的課外活動,每周不少于 30分鐘,這代表著聽和說進入了考核范圍之內,提出了對英語發音的具體要求,要求會拼讀、會音標,還要會用標準的語音朗讀和背誦英語,對語言學習的要求更高了,“啞巴英語”已經成為過去式。這對于英語授課的視聽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聚焦課堂 觀照童心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我們都知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活動的空間,多一點個性的張揚,培養學生的興趣。因此,根據小學英語教材和知識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和才能,在他們的展示過程中發現、捕捉他們的長處,不斷的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
靈活處理教材 激發內在潛能
解讀教材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敢于對教材進行新的探索與研究,敢于對教材進行創新與整合,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
創設英語情境 開拓學生思維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給學生創設英語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和探究英語知識,既能進步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在英語學習情境的創設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展,創設出學生喜歡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說英語、聽英語,探究英語知識,增強語感,讓學生掌握英語詞匯和句型的用法。例如,教授動物的單詞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制作了各種動物的面具,在課堂教學中,讓他們帶上面具模擬動物的動作,然后用英語說出自己模擬動物的英語單詞。在學生的表演和說動物單詞的過程中,他們互相糾正錯誤的發音。通過合作的過程讓學生輕松快樂地掌握了課文中需要學習的動物單詞,并讓他們記憶深化。這個過程使學生對英語知識進展了有效整理,并進步了他們的英語思才能。
著眼新課改 把握學科新方向
課標具有強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這一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就要樹立為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堅持人本位,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這就要求我把教師的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考慮到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激活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1.將英語作為溝通的語言而不僅是一門學科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從語法講解中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 優化作業形式 激發學生潛能
思維品質是心智表征,是一個學生的思維個性特征。以往我們在設計作業時通常都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可以設計訓練思維型的作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繪制思維導圖。首先,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厘清知識的重難點,對知識進行分層,使之條理清晰,充分發揮自身的邏輯性思維,使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其次,學生是獨特的個體,在完成訓練思維型的作業時會因人而異,繪制成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性思維,超越文本,凸顯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最后,學生在對知識進行內化與外顯的過程中,并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在腦中不斷地進行選擇與創新,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參與。可見訓練思維型作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邏輯性、批判性等思維能力,多種思維共同參與打破傳統單一的學習方法。
我對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理解還比較粗淺,我會繼續深入學習、躬耕課堂,與我的孩子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