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研活動,首先聆聽了吳校長針對《做好幼小銜接---您的孩子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的講座。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幾個階段做對比的話,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幼小銜接”。因為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吳校長從幼兒園與小學的區別、幼小銜接的主要內容以及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吳老師分享道:“一年級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上課、做操、唱歌等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要求,習慣的培養也很嚴格,如隊列、坐立走的姿勢、書的擺放、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要按常規要求去做,所以要從禮貌、衛生紀律、習慣等許多點點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練一練,這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先入為主,以后就是嚴格要求和不斷鞏固的問題了。這樣講,比、看、練的方法形式活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喚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喜歡學校生活。”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是必要的,教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幼兒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有了好的行為習慣,許多學習、生活中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反之,會為幼兒的學習生活和今后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有必要的。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與同伴相處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到了一年級就會要求孩子必須考100分,有的孩子考了99分家長反而還會責怪,試想一下,如果讓你去考試難道家長你能保證自己考100分嗎?”吳老師的反問引起了家長們的深思。分數這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力、學習能力有問題,只是評價標準有所變化。因此,應秉守正確的教育評價觀,重點關注孩子的核心素養,比如是否好奇好問,是否樂于交往,是否做事專注,而非會寫多少漢字、會背多少古詩,要耐心等待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接著由大班教師代表朱倩倩老師針對“聯合教研促成長,科學銜接巧過渡”進行解讀。在活動之前幼兒園對大班家長進行了線上調查問卷,朱倩倩老師首先對于該調查問卷進行了分析。
??從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家長們大多數都比較關心幼小銜接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家長認為幼小銜接是從大班才開始,其實幼小銜接工作應該貫穿整個幼兒期,從幼兒入園那一刻就開始了。幼小銜接注重的從來不是知識的搶跑,幼小銜接更重要的一塊是從習慣、能力、素質、心態等各個方面的準備,無論哪一塊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
??針對問卷中的問題朱倩倩老師對此作出解答:“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以適應小學的學習特點。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包括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培養這些品質,會對孩子入學后的學習與發展,產生持續而深刻的影響。例如,在孩子寫寫畫畫的過程中,不要指點評價或出聲催促,等完成后再和孩子一起分享和討論。其次,給孩子明確的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閱讀繪本之前,家長告訴孩子“等你看完了,跟我說說書里講了什么故事”,讓孩子帶著問題翻開繪本。最后,根據孩子的注意力水平,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時間期限。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時間期限,孩子學習時就能保持一定的狀態,有利于專注力的發展。升入小學后會有家庭作業,為了避免孩子入學后產生拖欠作業、忘記作業的壞習慣,需要引導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家長可嘗試給孩子布置一個需要每天堅持完成的小任務,如整理玩具、洗襪子、擺碗筷等,并及時給孩子肯定,讓孩子逐步習慣有一個任務需要每天完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學習是長期的過程,而幼兒園時期正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如同一所大樓的建立,只有地基打的足夠好,大樓才能建立的足夠高且質量好。希望每個家長都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慢慢長大,陪著小蝸牛慢慢的欣賞成長路上的風景。
??最后對于到場的家長代表們進行幼小銜接的困惑解答:對于小學的教材編排、課程安排;到了小學需要哪些物質準備等,老師們對此一一進行了解答。
??本次教研活動在家長們的掌聲中結束了。
??科學幼小銜接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