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推出,郭集小學美術組緊跟教育前沿,在9月2日積極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教研活動。此次教研活動主要從解讀新課標出發,通過撰寫學習目標、設計單元教學等形式展開教研,對美術新課標進行了充分細致的研討學習,為開啟新學期的美育新征程做好了鋪墊。
在此次培訓的最開始,倪曉琨老師和張騫老師對《2022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進行解讀學習。新版課程標準的出臺,為我們當下的藝術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圍繞新課標的“新”與“變”進行了全面的解讀,系統看待2011年版和2022年版的課標,把兩個版本進行對比,進行比對的過程就是在探究本質,使對課標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從而能更好地運用課標。
在新課標學習過后,每位教師提交了此次學習心得,更加深了對新課標的理解。也為今后的藝術教育指引了方向。新課標下的教師應對思路和措施應具有多樣性,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去探索、思考、研究和實踐。
倪曉琨老師培訓心得:
學習美術新課標準,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是美術課的基本任務。老師要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嘗試藝術沖動和最根本的造型能力。新的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人人參與其中,真正達到了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開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張騫老師培訓心得:
通過本次新課標培訓,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如下: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將課程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在認識、操作、情感、創造中達到整合。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的學習環境和氣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沒有負擔,享受美術課。
作為新一代美術教師,我們將繼續努力,研讀新課標,在教研中努力汲取營養,在實踐中快速成長,我們堅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方能行以致遠,譜寫出美術教育教學的新篇章!
供圖、撰稿:倪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