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引導學校數學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優化課堂教學生態,提升教學質量,徐州市黃山中心小學數學組于2022年9月26日開展了“新課標之我見”研討活動。
本次研討活動是在上周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深度思考與案例式解讀活動后進行的延伸。每組隨機抽取了一個主題,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解讀。本次活動由關永亮老師主持。
一年級數學組
《新課標的新變化有哪些?為什么變?對數學有什么啟示?》
新課標的變化從完善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細化實施要求,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研制學業質量標準,增強指導性六個方面優化了課程標準。
新課標之所以不斷變化主要是因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義務教育課程必須與時俱進,進行修訂完善。
面對新課標,作為教師,我們一要認真學習領會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以及省級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分析本校在課程改革實踐中的經驗和問題,分析學校特有的資源和條件,立足“五育”并舉,聚焦“九個堅持”和“六個下功夫”,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研究制訂落實國家課程的校本實踐體系。二要積極學習新課標,主動投身教學改革。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的難度、深度、范圍教學,將課程標準作為衡量自身教學成敗和學生學業質量的標準,不進行超綱教學和評價。
二年級數學組
《怎樣在具體內容中培養核心素養?》
數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方面: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數學眼光主要表現為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新意識。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數學思維主要表現為: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數學語言主要表現為:數據意識或數據觀念、模型意識或模型觀念、應用意識。
三年級數學組
《聯系具體主題談談如何理解“一致性”》
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從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起到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要素,并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
四年級數學組
《各內容領域怎樣劃分主題?主題變化帶來怎樣的教學啟示?》
新的數學課程內容優化了舊的數學課程內容,增加了“綜合與實踐”的知識比重,強調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了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知識與推理能力,體現了數學課程的靈活性與選擇性。這也告訴我們教學內容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及激發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年級數學組
《數據分類與分類有區別嗎?》
數據分類主要體現在第二學段,即3-4年級。在三年級下冊的《分類整理數據》中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初步掌握整理數據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圖,感受數據分類的優勢。
在自主探究、交流討論中表達對數據的理解,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和價值。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數據的理解,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發展數據分析觀念,感受探索數學的樂趣。
目前常用的分類方式有按換能方式分類;按工作原理分類;按輻射方式分類;按用途分類;按數據分類;按組合方式分類等,數據分類是分類的一種。
六年級數學組
《“數與運算”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核心概念是學科知識體系的關鍵,是知識的“根”,是對知識之間關系的高度概括,每個核心概念都蘊含著核心性、本質性的思想觀念或思維觀念、探究方法,具有很強的遷移價值。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數的意義與表達”,整數、小數、分數的認識與運算都與相應數的意義與表達密切相關。 在學習具體內容時,學生將不斷地回到這些核心概念,從而在整體上理解掌握相關的內容。比如,“等分”(類比公平分配的非正式的形式)就為理解包括除法、分數、度量和平均分在內的正式概念奠定了基礎。
此次“新課標之我見”研討活動的開展,加深了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理解,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打好了基礎。在交流分享中,全體數學教師在學習新課標的過程中開展了思維的碰撞,開闊了教育的視野,對提升教育質量、打造高效課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新課標、新理念、新挑戰,全體數學教師將繼續深入學習,躬身實踐,緊跟時代步伐,以新課標為導向,努力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