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汴塘中心小學爾雅書社讀書分享會如期展開。今天我想主要來談談印象最深刻的關于于永正老師的作品《我怎樣教語文》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于老師對學生、對語文、對教學的愛。
于老師在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屬于老一輩的教育家。他對語文的熱愛,對教學技巧的把控,對學生的愛,是永不過時的,永遠值得學習。
一、對待學生要有情于老師提倡“微笑教學”,對待學生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鼓勵。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達到他所能達到的程度,就是好的教育。“我未被應試教育所左右,不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每一位學生,只要努力,盡力了,能達到什么程度就達到什么程度。
二、對待教學要有法在不斷改改改的政策下,以及各種考考考的背景里,語文課到底怎么教,確實讓老師捉摸不透。作為年輕老師,常在培養語文素養和落實考點之間徘徊,一堂課要么是知識點的滿堂灌,要么是師生齊歡笑過后的擔心一一擔心在知識講授上花的時間短,學生學得不扎實。這語文,老師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學生要學到什么呢?這樣的問題,這本書給出了答案。“識字、寫字、讀書、背誦、說話、作文、習慣是小學語文的七大教學目標。
三、教師自己要積累“備課要備本領一一書寫的本領,朗讀的本領,造句的本領,寫的本領,預設的本領,等等。我把備本領稱為隱性備課,備本領,最要緊。"一個老師只能磨出一節優秀的課,只能把一堂課上的出彩是不夠的。只有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掌握真正“鐵打”的技能,才可以說是備課備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