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目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出版后,玉潭實驗學校的教師們進行了深入學習,他們認為,想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教師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11月9日下午,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學課標講課標”活動,全體教師進行觀摩學習。
本次交流活動由閆金枝老師主持,各個年級組結合自身情況分析新課標的變化,討論針對新課標的變化如何應對課堂,同時結合新課標從課程內容上對數與代數領域進行了理論上的學習和分享,從它的內容與變化方面對比了新舊課標的區別,接著分別從數與運算和數量關系兩個主題提出了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梳理了這部分的知識脈絡,使教師們更加明確了教學方向。
一年級組以《10以內的加法為例》,分析新課標的要求與應用。一年級學生還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尤其要在情境中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學生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在計算的過程中理解簡單的數量關系,這都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滲透。
二年級組以具體例題,表內乘法為例闡釋新課標乘法教學內容的增減與變化,通過具體例題的講解,讓老師們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變化,以及體會計算教學的要求與講解。
三年級組以解決問題為例分析新課標的變化,他們認為教師要重視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深化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提煉建立數學知識間的結構與聯系、發揮核心作用的數學概念,由此建構數學單元學習主題統整下的脈絡清晰、條理分明、相互聯系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而引導學生體會不同數學知識之間數學學習方法的一致性和可遷移性。
四年級組在該領域做了更深層次的分析,他們認為教師加強理解題意的方法指導,分析數量關系的推理力度,解決問題方案的構思和實施,檢驗方法的教學和檢驗習慣的培養。
五年級組老師深刻剖析了新課標的變化,他們認為在教學內容上,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有數學學科本質、利于本來學習的結構化的教學體系。在廣度上,要了解知識的來源和學習需求,和舊知、新知的關聯。這樣學生的學習會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關聯性,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各位教師認真聆聽,收獲滿滿,他們積極發言,暢談自己的收獲與建議。
隨后,教研室潘主任對此次教研進行評價總結,他提出學習新課標要做到理念新、課堂新、作業新和評價新,他認為數學組學習新課標接下來要有以下四個舉措:
1. 采取新課標全員理論過關。
2. 緊緊抓住課堂、作業設計。
3. 精選課標組核心專家文章,讓教師深度學習研討。
4. 讓教師帶著問題去深度學習、研討。
教研最后,陳校長高度贊揚了數學教研組學習新課標的精神。通過本次教研活動,老師們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學無止境,本次活動只是踐行新課標理念的開始,下一階段玉潭實驗學校的教師們將把新課標、新理念代入課堂,將其付諸實踐。相信老師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用新課標統領自己的教學行為,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使學校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