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局文件精神,為確保幼兒園能繼續保持正常、有序、安全、順利,幼兒園將繼續認真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完善和健全分工明確、通力合作的聯防聯控機制,有效預防和積極應對疫情的發生。為全園教職工達到熟悉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做到早發現、早防范、早隔離、早處置,最大程度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校園衛生和安全穩定造成的危害,促進幼兒園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有效阻止傳染病的傳染源,保障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特制定本次演練方案。
演練場景1:師生入校
1.全體教師入園時需向保安出示彭城碼,并用額溫槍測量教師體溫,體溫正常方可入園。
2.幼兒按照錯峰入園安排(大班7:50,中班8:00,小班8:10)有序來園,家長和幼兒在大門口按規劃好的區域等待。
3.引導人員檢查幼兒提前準備好的健康登記表,并引導幼兒接受晨、午檢檢查。
4.我園值班教師在晨、午檢檢查點用額溫槍測量幼兒體溫,并做好記錄。體溫正常幼兒由帶隊人員組織站隊,由消毒人員對幼兒進行手部消毒,10人一批次送入班級。體溫超過37.3℃時,進行二次測溫,二次測溫依然超過37.3℃時,由家長直接帶回就醫。
5.組長將有關情況最快速度向區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電話)進行匯報。
演練場景2:幼兒在園日常活動
幼兒進入活動室前由教師進行溫度測試、記錄。
某幼兒正在活動時(包括集體教學、早操、就餐、午休、盥洗環節等),帶班教師發現本班有一名幼兒有精神不振、臉紅、咳嗽癥狀時:
1.帶班教師必須第一時間給該幼兒戴上口罩,用額溫槍為幼兒測量體溫,溫度超過37.3℃時,將幼兒帶到隔離室再次用水銀體溫計再次對幼兒進行體溫測量、情況觀察,由隔離室觀察人員照顧幼兒。聯系幼兒家長等待該幼兒家長領返,帶幼兒去轄區內設有兒科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
2.由班級保育員打電話上報組長有關情況,另一帶班教師同時將班上全部幼兒帶到其它通風處,安撫幼兒,并第一時間給班級幼兒帶上口罩,由消毒組人員進行班級全面消毒。
3.副組長馬上聯系各教職員工告知幼兒園有疑似疫情,向隔離室觀察人員交接幼兒相關情況及該幼兒密切接觸者等材料并進行填寫,向組長匯報情況。
4.幼兒園特別是該幼兒所在班級、去往隔離室的路、隔離室以及有接觸的所有地方(特別杯子、被褥、床鋪等)進行消殺,同時陪同幼兒教師、接觸幼兒人員等進行全面消毒。
5.班級保育員將幼兒的生活、學習用品做好密封包裏。
6.副組長對所在班級幼兒進行測量體溫、密切接觸人員登記等后續篩查工作,通知該班級家長前來接幼兒回家進行隔離(如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全班停課隔離觀察14天)。
7.組長將有關情況最快速度向區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電話)進行匯報。
演練場景3:師幼就餐
1.中午11點放學,陳老師在教室組織幼兒進行飯前準備工作(幼兒分批次就餐,后就餐的孩子搬椅子到門口,在搭班樊教師的帶領下先進行閱讀游戲活動,等待就餐),保育老師佩戴口罩前往食堂取餐(先取一半,防止飯菜冷掉)。
2.取餐后陳老師和保育老師先組織第一批孩子進餐(幼兒不面對面就餐,每個幼兒之間流出一定的距離),待第一批孩子進餐完畢,洗手后搬椅子到門口,保育老師取第二批孩子的飯,第二批孩子進餐,第一批孩子在何老師的帶領下在門口進行閱讀游戲活動;待第二批孩子吃完飯,兩位老師共同帶領孩子到校園進行散步消食活動,保育老師進行收拾消毒,待收拾消毒完畢,組織幼兒進行午休,待幼兒安頓好,教師、保育老師先后進行午飯。
演練場景4:午休
1.中班的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后,組織幼兒站好男女兩隊,有序回到教室,女生先排隊前往洗手間的一米線后站好,先有序進行大小便。陳老師在教室門口組織男生,高老師在洗手池旁讓幼兒一個個前往洗手池用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洗手,洗完后幼兒依次午休,待女生都結束后,男生再進教室按照前面女生的安排進行大小便洗手后,進行午休,在午休期間教師要在孩子身邊,及時注意幼兒的午休狀態,以免發生意外。
2.午休結束后,幼兒依次起床,前往衛生間大小便,一個個進行洗手,之后前往教室外由高老師進行體溫測量記錄,體溫正常幼兒進行區域活動,若發現體溫超過37.3℃,按照演練場景二進行,待所有幼兒都起床測溫完畢后,幼兒方可進教室。
四、預期效果
通過本次防疫演練,讓全園教職員工進一步熟知了解各個環節的操作流程和防控重點,并且在實際演練中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查漏補缺,確保責任到人、措施有效,全力維護好、保好每一位幼兒和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