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北京時間12月22日5時48分
迎來冬至節氣,
民間習俗從這一天開始“數九”,
標志寒冬到來。
今日以后,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
冬至這天吃餃子,
是為了紀念誰?
......
小編一起來看!
冬至三候
在古人看來
冬至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此時的物候也符合著
古人對陰極陽生的理解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之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于陽氣初生,山中的泉水也已暗暗開始流動。
自冬至開始
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生動形象地記錄
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比如華北地區就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吃餃子,
是為了紀念誰?
我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嗎?
故事還得從醫師張仲景說起,他是南陽稂東人,著作有《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后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
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
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原來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史話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也被稱為“亞歲”,排在24個節氣之首。《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足以可見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冬至習俗
— 祭天祭祖 —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 九九消寒 —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北吃餃子 —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南吃湯圓 —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湯圓也稱湯團,“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萊、果、蘿卜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冬至養生
冬至迎來最寒冷的天氣,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冬至前后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最好時間。
起居
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復發。
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
溫補類食物,如龍眼肉、荔枝、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易上火。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冬至詩詞
自古以來,冬至的地位便不亞于新年。文人墨客心中的冬至,又是何模樣?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佳節,羈旅在外,孤影寒燈,全是掛礙。淡淡的思鄉,濃濃的懷親讓人動容。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遠了,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冬至》
【宋】陸游
歲月難禁節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陽從九地來。
上馬出門愁斂版,還家留客強傳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盤里酥花也斗開。
冬至來得太快,讓詩人頓感年月已逝,心中惘然。
《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
暗藏萌。雪花輕。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
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
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
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詩情詞意不但道出了冬至的自然規律、時令玄機,更是闡明了冬至的深意和本旨。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啟
君來同客館,把酒夜相看。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
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
世路今如此,懸知后會難。
他鄉遇故知,讓本來值得暢飲的長夜,更添一份暖。推杯換盞,世道多變,相逢難得,這一次分別,要再次相逢就難了。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詩人卻故作輕松地自嘲還有誰會像自己一樣,在萬籟此都寂的季節只身前往古剎。表面的形單影只,內心怕是更凄然。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唐】杜牧
遠信初逢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樽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詩人以本身的感觸來揣測親人的處境:天冷了,弟弟是否安好?是否及時添衣加被?尾聯更加顯示了兄長的心境之繁重,思念之情雖不明說,卻盡在不言中。
冬至農諺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晉)
冬至,春之先聲也
寒冬雖然漸行漸近
但在呼嘯寒風中
依稀可以聽見
春天的腳步隱隱傳來
就讓我們在這美好的冬日里
總結一年的收獲
迎接新年的到來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