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能帶給人智慧,啟迪人成長。作為教師,想要讀好一本書,讀懂一本書,不僅要靜下?來細細品味,更要深度思考,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近期,漢王鎮小學數學組的老師們閱讀了2022年版《?學數學課例式解讀》一書,在交流會上,老師們結合教學實際,分享了自己的收獲與心得。2月23日,張少可老師作為領讀人,帶領大家探討書中第三章——核心素養下的內容變化。
??第一部分:解讀書本內容
??(一)教學內容上總的修訂方向
??1.四個強調
??數與代數: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將負數、方程、反比例等內容移到了初中進行教學。
??圖形與幾何:強調幾何直觀意識的培養,增加尺規作圖的內容。
??統計與概率:強調統計量,把百分數作為統計量進行教學。
??綜合與實踐:強調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傳統文化的聯系。
??2.基本思路兩個加強
??加強幾何直觀???????????加強代數推理
??3.教師實施兩個明確
??明確知識的本質?????????明確蘊含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教學內容上的一些變化
??1.圖形與幾何:尺規作圖的要求
??要求一:給定一條線段,作等長線段。理解幾何概念(類似數字)。
??給定一條線段,作等邊三角形,感悟兩條直線交于一個點給定兩條線段,作等腰三角形:
??給定三條線段,作三角形,感悟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要求二:把三角形的三條邊依次落在一條直線上,感悟周長,會畫圓和圓弧,感悟圓的周長與半徑。
??2.統計與概率:百分數(與統計的密切聯系)
??是把百分數移到統計單元,這和當初把平均數移到統計,而不把平均數這一數學內容僅僅看作加法和除法的運算相似,
??百分數的本質:倍數關系的表達。
??相對穩定的表達:用到百分數的表達有飲料中果汁的含量稅率、利息、折扣,
??相對隨機的表達:罰籃命中率,下雨概率,經濟增長。
??百分數決策:根據一年中空氣優良所占的百分比,作出相關決策。
??百分數作為標準:四年級學生跳繩的標準75%,這些都反應了百分數的統計功能。
??3.綜合與實踐:人為規定的量以主題活動放入綜合與實踐單元。
??第一學段:
??主題活動1購物活動:認識人民幣元、角、分
??主題活動2時間在哪里:認識時、分、秒
??主題活動3我的教室: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對位置: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主題活動4身體上的尺子:用身體上的“長度”為單位進行測量
??主題活動5數學連環畫: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記錄自己一天的經歷,或者,述說一個含有數學知識的小故事
??第二學段:
?主題活動1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小時,年、月、日,四季
??主題活動2曹沖稱象的故事:認識克、干克、噸,等量與等量相等
??主題活動3尋找寶藏:進一步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
??主題活動4度量衡的故事
??感悟人為規定的量秦始皇統一度量衡
??度長度單位"尺”:一尺約合23.1厘米。按十進丈、引。
??《孔子家語》說:“布手知尺,布指知時量容量單位“升”:一升為兩手所棒。按十進斗、斜。
??衡重量單位“銖”:一鐵為0.65克,起于黍,百黍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第三學段:
??主題活動1校園平面圖:用比例尺繪制校園平面圈,標明重要場所
??主題活動2體育中的數學:搜集素材,體育賽事、比賽的規則運動員的表現等
??主題活動3營養午餐:調查營養需求,分析學校或家庭食譜構成,提出建議
??主題活動4水是生命之源:了解用水情況,中國水資源與人均水資源制定節水方案。
??(三)內容的設置體現整體性和一致性特征
新課程標準的修訂,更注重數學課程的整體性與一致性,如在數與代數領域的數與運算和數量關系兩個主題上的改變,數與代數領域由原來的四個主題變為兩個主題,把負數、方程、反比例相關內容都移到了初中進行教學。
??第二部分:教師激烈討論
??第三部分:總結活動,升華思想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數學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數學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數學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見識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