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鄭集實小田莊校區耕讀書社全體成員齊聚一堂,由董春紅主任主持,潘雨生老師進行了耕讀書社第三組成員好書分享。
潘老師給大家分享的是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
潘老師認真閱讀了這本書,并給大家做了閱讀感受分享。
“書的開始,于老師就提出教師應該交出這樣一張名片,正面兩個大字:微笑,下面是尊重、理解、寬容,反面兩個大字:負責,下面嚴格、頂真、耐心。說著只有這不到二十個字,但是做到一點也不容易,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也曾是個孩子,什么樣的老師能引起我的學習興趣呢?
于老師教語文,十分重視以下三個方面:
一、朗讀。他說,是朗讀讓學生喜歡語文,是朗讀讓孩子們有了悟性,有了較好的語感。我讀到這里的時候,在自己班級試驗了一下,效果很好,完全不需要我過多的解讀課文了,孩子們自己都能讀出來,現在每當上課我想多講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少說點,讓孩子多讀讀課文,他們可以的!
二、寫字。就拿我自己舉例子,這兩年來我覺得我的字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還不是那么的優秀,但是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我找到了寫字的樂趣,我在寫每一個字的時候都是真心實意的,寫到心里去的那樣,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們的字都能夠寫的很有進步,他們也會因為寫字愛上學習吧。
此外,于老師還特別喜歡教作文,老師的善讀、善書、善寫,才華橫溢,是最直接的激發興趣的因素。讀完這本書,我理解到語文教學教的不是課文而是語文!用教材教識字,教寫字,教讀書,教表達,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最后,潘雨生老師和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的一個小感悟: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是因為牛犢子勇敢,而是因為他不知道虎的可怕,孩子不愛學習,不是因為學習枯燥無趣,而是因為他沒有從學習中獲得過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努力,不斷激勵學生,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從而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