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慧悅讀的書目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讀書會開始前,張鶴主任代表優秀青年教師向各位教師講述她閱讀這本書的受益,給青年教師樹立榜樣。
接著王桃桃校長提出對青年教師的希望和要求,鼓勵青年教師多讀書,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積極分享,樂于進步。
慧悅讀活動正式開始。
她向我們解釋了養成教育的內涵:養成教育就是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從而達到其最終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習慣。
接著曹習習老師分享了第一章的5-7節,揭示了養成教育和習慣的養成存在關鍵期,錯過關鍵期將會對后期發展產生障礙,甚至影響人的一生。
她向我們講述素質和習慣一樣是后天教化的結果,并用自己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事例,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道德、審美、生活三大素質。
最后,孫閃閃老師分享第一章的8-11節,主要講述養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以及如何在家庭和學校中貫徹養成教育。
她先分享了養成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然后展示了15條養成教育的方法和每條方法適合的場景,教師們應當長期堅持使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更快達到目的。
青年教師分享讀書心得結束后,資深教師結合教學事例將讀書會推向下一個高潮。
張瑞影老師作為低年級數學科任老師,講述了她怎樣在教學實際中推行養成教育:每節課預備鈴打響后,還有兩三分鐘教師可以準備課件,這個時間里學生可能會無所事事。但張老師的班級里,學生卻自覺地捧起書本,朗讀筆記,這樣的好習慣不僅合理利用了時間,也鞏固了知識。
呂玲敏老師從班主任和母親的角度,在家校共育方面講述自己的心得。低年級甚至高年級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時會忍不住“關心”孩子,有時是送個水果牛奶,有時是調高空調溫度,甚至有時只是為了看看孩子有沒有認真學習。殊不知這種“關心”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打擾”,教師可以和家長溝通交流家校合作,為學生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李張躍老師從班主任參與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李老師任教體育,因任課班級較多,李老師發現不同班級的學生的課堂表現存在較大差異,而這很大程度與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關。因此班主任作為家長合作的橋梁,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責無旁貸。
會議的最后由兩位資深教師做好書推薦。
查毅老師推薦了《魏書生教育文集》,此書出自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他講述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趣事,并鼓勵青年教師也積極與向魏老師一樣的特級教師看齊。
張萍老師推薦的是心理學著作《非暴力溝通》,她講述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不僅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這種“暴力”溝通不僅收效甚微,還會有反效果。尤其我們教師面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很可能會完成他們的心理傷害。因此我們應該謹言慎行,多學習語言的藝術。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學淺;三人同行,乃覺左右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教育路上,一個人行走是孤獨的,一群人同行是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