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為了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提升青年教師文化修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4月12日,學校教科室在教師閱覽中心開展了第四次讀書分享活動。在閱讀會上,各位青年教師各抒己見,積極探討,收獲匪淺。
本次活動由鄭仕婕老師主持。活動共分為三個流程。
活動開始前,陳思渠校長對青年教師們提出要求與建議:青年教師們要多讀紙質書本,減輕對手機依賴;要積極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正確合理引導學生;要積極參加讀書活動、教研論文等,用閱讀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喬彥霞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自卑與超越》。《自卑與超越》一書以尋找生命意義作為切入點,引出超越自卑、平衡生活的三條系帶——職業、社會與性。在書中,阿德勒層層遞進地描繪了三條系帶對人類發展的作用。從人類謀求生存的角度,闡述了職業選擇的重要性;從創造生活的視角,表達社會關系的必要性;從人類延續的視角,闡述婚姻與愛情生活,即性對人類拓展的關鍵作用。以此拓展闡述了親子教育、人格培養、婚姻與愛情、職業生涯、家庭建設、社會環境等諸多領域,以期給予后人思考。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宋老師分享了《致青年教師》一書中的精彩片段:如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下,面對同樣的教學任務,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無成,有的人則只靠職業背景混日子,形成這樣的差異,完全在于教師的個人素養。那怎么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呢?吳非老師說并不難:能容忍不同的意見,特別能容忍聰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如果只盯著有些人獲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偏狹。如果教師有這樣的心態,他的工作情緒會大受影響,就很難有所成就。
劉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這才是數學》,并以自身經歷為例,提出用成長型思維去學習數學,要堅信每個人的數學學習都可以達到最高水平。并以數學家的工作模式來學習并體驗數學:先是根據客觀事實提出問題,接著做出猜想和推測,然后提煉觀點并尋求解題路徑,最終與他人分享自己見解,并不是枯燥的背公式和刷題。書中真實的教學案例,還有一些數學專業人士的心得體會,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傳統學習方法的弊端,并給出了可實行的方法策略。
最后,陳思渠校長做總結發言。他對青年教師們的讀書分享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悟: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
閱讀是教師最好的備課,也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學路上,每一位老師當不負韶華,用知識武裝自己,享受讀書的快樂,也讓清華中學的校園溢滿濃濃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