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利國鎮小學中心校特邀請江蘇省特級教師、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科研管理處科研員王廣科在府前路小學報告廳做專題講座,利國鎮小學全體校長、名師工作室及種子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參加培訓。
在培訓會上,王廣科校長作了題為《教研讀寫:讓教師專業發展行穩致遠》的專題講座。一、回顧,事上練切實之功;二、課堂是教師專業發展之根基。一是好課的樣子:探尋理想課堂的“六個維度”,側重于“研課備課上課”的實踐操作;1、研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復式統計圖》,教材內容的“整合度”:本質、關聯與延展的《圖形的平移》;2、備課:教學環節的“清晰度”:分解、分步與分層的《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預設的“開放度”:難易、問題與調整的《多邊形的內角和》;3、上課: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情境、具身與體悟的《角的認識》,教學評價的“準確度”:甄別、激勵與引導《平均數》等。二是抵達的路徑:追尋理想課堂的“三重進階”。1、講底線:一個規范的教學流程,深入的“一課”教研;2、重品質:一處精彩的教學環節難忘的“磨課”歷程;3、求境界:一點深刻的智慧啟迪執著的“追師”之路。三、研究:教師專業發展之觸媒。一是教研:讓實踐更扎實。校本教研的現狀與困境;“深度沉浸式”校本教研的樣態;“深度沉浸式”校本教研的具體實施。二是科研:讓思想更深刻。認真做好個人課題,教研課題和規劃課題。四、閱讀:教師專業發展之泉源。一是深度閱讀的意義;二是深度閱讀的方法;三師深度閱讀的實踐。做到:細讀教材、研讀課標、追讀名師、審讀雜志、追讀名師。四是深度閱讀的習慣。五、寫作:教師專業發展之內驅。一是對教育寫作的看法;二是教育寫作的三個階段:想寫-能寫-樂寫。1、跨過心中的坎:消除教育寫作的各種偏見;2、踏上寫作的路:研究各類文體的寫作規律;3、翻過功利的山:享受研教讀寫的詩意生活。王校長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生動案例,使大家受益匪淺。
報告結束后,參會人員分組討論,在討論中,各位教師各抒己見,獲得了更多的收獲。會上,府前路小學吳潔代表種子教師發言;利國實小副校長韓翠俠代表名師發言;利國實驗小學校長田傳繼,府前路小學校長周秀,寄堡實小校長崔建國代表校長就學校管理、培養教師、打造幸福教育等進行發言,種子教師代表所提出問題和教育教學中的困惑,王廣科校長一一進行解答。
利國鎮小學中心校潘慈奎校長對名師工作室成員的職業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教育之路漫漫,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讓我們越走越遠,越走越好!最終讓利國鎮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讓更多的孩子受益,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利國鎮小學中心校業務主任李苗她希望工作室的老師可以借助這個平臺走的更遠。在教育生涯中,要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精彩。勉勵教師,要不斷地修德、修智,不斷堅持,才能成為嶄新的自己,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名優教師。
利國鎮小學中心校 馬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