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讀書熱情,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高教師的綜合文化素養,豐富書香校園建設內涵。棠張實驗小學微波讀書社開展了教師閱讀分享會活動。
首先,進行分享的是張馨丹老師。她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從美術老師的角度上分享了自己對于構建理想課堂的理解。結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關于理想課堂的“六個維度”與“三重境界”,她認為,和諧互動的課堂是理想課堂的共性,實現課堂理想的互動,營造和諧的氛圍是前提,教師的語言語速、眼神、肢體動作,都會給學生傳遞出教師的教學信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參與度越高,參與的越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越高,從而,讓每個孩子都品嘗到小學美術理想課堂上累累果實的甜美,體驗和老師一起作畫的快樂。
其次,閆肖肖老師圍繞新教育中的“每月一事”進行了分享。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實驗研發的一個特殊的教育行動,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月圍繞一個主題做一件事。這種做法,正是把課程“少而精透”。學校的管理可以集中發力,讓工作更有章法。日常閱讀、課外活動是最根本的兩種形式。“每月一事”工作是否取得成效應從以下兩點進行評價:是否在全員中,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能夠喜歡閱讀;是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它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接著,萬賢賢老師和大家分享的書是《教師的語言力》,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教師如何運用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如何在溝通中促進學生的成長。本書是日本小學教師、心理咨詢師三好真史所著,作者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語言能力的相關研究。這是一本以兒童心理學為基礎的實用語言指導書,書中介紹了教導語言的五種類型,特別重要的是,每種類型都用了事例來進行分析,并且用了多種不同的方法比較來表現語言的魅力。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表揚學生和如何批評學生。書中提到表揚是行動的催化劑,如果想要學生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進行改變,與其抱怨、批評,不如通過表揚來驅動。而表揚不是隨意表揚,它也有一定的方法。會表揚非常重要,但是并不要只表揚那些在集體中突出的學生。更要的是要關注那些不起眼,仍在繼續努力成長的孩子。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健康的發展。
最后,李柔柔老師圍繞《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進行分享。從理論、觀念、操作三個層面詳盡地闡述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機制,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旨在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只有真正地落實學生作為“人”的核心素養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生活中學。
讀書是教師進步的階梯,讀書點亮教師的成長之路。此次教師讀書交流分享會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思想交流、風采展示的舞臺,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學校還將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教師以書為友、以書為鑒,共同沐浴書香,共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