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銅山區(qū)永清實驗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了“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師”公益活動,活動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做了講解。
在講座中,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成尚榮老師提出:實踐是教師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是教育科研的可貴品質和重要途徑。無論實踐者還是實踐家,都要深入實踐,把研究之根深深扎在教育教學之中。實踐者更注重經驗,是一種經驗性的生存方式,實踐家則能從經驗中探索出教育的原理和規(guī)律來,甚至還能生成新的理論,在理論的支撐和引領下走向教育的深處,走向教育的遠方。倡導教師做實踐家絕不是對經驗的輕視,而是對經驗的提升與超越。需要說明的是,反思是一種研究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走向研究、走向理性思考、走向理論探索,并不斷改進與提高。我堅定地認為,教育科研是教師發(fā)展的幸福橋梁,是名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本場講座中呂林海教授全面深入地分享了申報教育研究課題的方法和技巧。薛法根老師提出“帶著課題進課堂,撬動課堂教學變革,成為有思想的實踐者”,要做到:實現(xiàn)從課題假設到典型課例的教學轉化。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董林偉帶領大家一起進行課題研究探索。徐良博士從“什么是文獻綜述”、“怎樣進行文獻綜述”、“文獻搜集與閱讀”、“課題中文獻綜述的寫法”、“文獻綜述需要注意的問題”五個方面為我們詳細的講述了寫好文獻綜述的技巧。
銅山區(qū)永清實驗學校老師們認真觀看了本次線上講座,通過這次專家學術報告直播課的學習,老師們明白了規(guī)范而專業(yè)地開展課題研究,需要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發(fā)現(xiàn)問題,用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模式去指導教育教學,促進和引領了我們教師走上幸福的專業(yè)發(fā)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