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萬物并秀的新時代下,培養人才更是民族大計、發展之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改革提質你我共行。為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優勢互補,有效開展教研活動,夯實教學常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質量,銅山區片區聯盟教學交流活動(何橋站)于5月24日在銅山區何橋鎮中心小學舉行。
銅山區何橋鎮小學中心校劉峰主任,何橋鎮中心小學侯新蕾校長,以及何橋鎮與黃集鎮全體語文和英語教師全程參與,活動由何橋鎮中心小學葉丹玫主持。
本次活動中,第一、二節課共有8位優秀教師向我們展示精彩的課程,兩節課后為評課環節,接著由何橋鎮中心小學侯校長做經驗分享匯報,最后是精彩的社團展示環節。
第一節課語文科目由何橋鎮李萌老師執教《手指》、黃集鎮梁暢老師執教《巨人的花園》。
李老師教學過程中以生為本,設計上穩重求新。既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內容及作者的表達方法,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李老師還請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然后以讀代講,用多種朗讀方式來讓學生理解各個手指的特點和作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種方法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
梁老師執教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童話的興趣,在質疑課題和了解作者中,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并實現閱讀中的自我快樂,增強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孩子真正有時間把課文讀通順,并通過自學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在檢查交流中教給學生識記生字和理解詞語的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品讀、感悟能力。
同一時間,英語科目由何橋鎮李郅睿老師執教In the kitchen (Checkout&Ticking time)、黃集鎮張瑩老師執教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
在李郅睿老師的課堂中,創設了貼合生活實際與單元主題的情境,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抓關鍵詞,提煉信息,整合信息,從而幫助學生整理思維,課堂生成較好,教學效果顯著。教學重點內容時幫助學生找到梳理結構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復習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生的語感也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對主題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閱讀,充分思考的基礎上,水到渠成的結果。
張瑩老師課堂上充分體現了老師在教學設計中,挖掘語篇蘊含的育人價值,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可以看出,學生經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體現語言能力螺旋上升的學習過程,課上適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活動獲取關于節日的相關信息,體會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性,增強文化自信。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等方式,內化與運用語篇。
第二節課語文科目由何橋鎮趙麗萍老師執教《火燒云》、黃集鎮刁會老師執教《巨人的花園》。
趙麗萍老師能夠緊扣新課標,認真研讀教材,圍繞單元語文要素,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熱情,課堂上孩子們積極性極高,課堂氣氛活躍,這都得益于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引導及肯定。通過文本閱讀、多媒體出示火燒云的顏色和形態變化的圖片,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引導學生以讀為主線,讀中積累,讀中感悟,悟中生情。進一步讓學生仿說、仿寫,從而積累課文的寫作方法,為學生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刁老師以誦讀為經,以想像為緯,整堂課思路清晰,重視兒童發現表達,并有方法助力,對比閱讀花園前后變化,品詞析句,讀寫結合,在具體、靈活開放的閱讀實踐活動中感受童話語言的魅力,人物形象的魅力,積累語言精華,展開聯想,放飛想像,倘徉于童話王國,既培養了語感又感知了文本的內涵,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教于學。
與此同時,英語科目由何橋鎮汪栓老師執教What’s the matter (Story time)、黃集鎮賈小老師執教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
在汪栓老師的課上,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用情景,方便學生角色體驗,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而使其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讓學生用所學形容詞表達感受,從文本中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到學校里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引導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情境中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整個課堂氣氛活躍且有序。
賈老師的課堂體現出教師很高的個人素養,教學生設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起文章的主要脈絡。老師不僅從時間、活動和美食三方面與學生進行探討,還鼓勵他們從習俗、意義等方面進行深度學習,并在課堂上積極運用多模態給學生展示更多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多種活動方式,體會中國傳統節日的多樣性,趣味性以及重要性,從而培育文化意識。在有關節日的語境中,通過關聯遞進的探究類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文化內涵。
飽滿而又富有張力的課堂展示結束后,進入各學科的評課環節。老師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見,指出課堂教學的亮點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針對每一個細節都做了很好的小結,使每位教師都受益匪淺。本著“目標同向,經驗同享,問題同研,質量同進”的宗旨,真正做到了——提要求,讓教研有方向;互觀摩,讓經驗巧傳遞;精總結,促教師共成長。
巧思篤行,方能致遠;慧研共享,方能收獲。相信老師們也將博采眾長,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創新,打造更扎實、高效的課堂。
下一環節是由何橋鎮中心小學侯校長做《田園具身實踐,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經驗分享匯報。學校致力于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每一位教師發自內心的熱愛工作,追求“遇見最好的自己,做美的教育”,努力把教育變得有意思,把學生成長變得有意義;堅持五育并舉、堅持校內校外協同,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全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教是傳授,育是智慧,學是知識,習是體驗,力求教與育融合,學與習貫通。
活動至此大家都已收獲滿滿,不僅僅是理念與實踐的交融,更是思維與智慧的碰撞、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更是有著點點滴滴的感動。因為我們不僅有優秀的教師團隊,我校的社團文化也是豐富多彩,學生更是多才多藝。
生如夏花向朝陽,不負韶華展鋒芒。首先登場的架子鼓表演,充滿著激情,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魅力十足。
將經典與現代融合,古詩譜上新曲,聽童聲如何唯美演繹,大家欣賞了節目“笠翁對韻”。童聲感動心靈,領略詩意美妙,朗朗上口,回味悠長。
生命的魅力在這里揮灑,自信的風采在這里綻放。孩子們熱情滿滿的給大家展示了啦啦操表演,也展示了張揚熱烈,充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接著,我們又欣賞到孩子們“轉動指尖,撥動世界”奇妙過程。孩子們帶來的魔方展示,深刻體現了:對孩子們來說,魔方不只是玩具,帶給他們的不僅是還原時的興奮,更是一次次挑戰并且突破自己的過程。
快樂的時候總少不了音樂與舞蹈的陪伴,接著上臺的是手勢舞表演社團。稚嫩的雙手舞動著音符,站在臺上的他們充滿自信、閃閃發光,看似日復一日的練習,在此刻收獲了絕不平常的回憶。
最后,我們再次與時光作伴、聽世紀回響,一起走進經典,傳唱經典:三字經。
教學交流的活動是有限的,但是傳達出來的價值無窮無盡。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覺左右為師。以“同質促進 、異質互補、文化融合”為愿景,我們定能在思索中感悟教育藝術、在交流中升華教育思想、在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
圖片:劉雨停 付靜
文字:葉丹枚
審核: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