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市、五月市、五日市.....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后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嗎?
吃粽子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
賽龍舟
端午節所承載的這種對祖國、對民族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赤忱的愛,足以凝聚起我們持續拼搏和奮斗。傳承好發揚好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是歷史交予我們的責任。
戴香包
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辟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里面放入各種香料,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克星,所以,有辟邪驅瘟的作用。
戴五彩繩
五彩繩在古代叫“長命”,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于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掛于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為增進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及習俗的了解,切實做好假期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同學們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的假期,2023年6月21日,肖樓實驗小學召開“端午節”假期安全主題班會。
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學校、家庭齊抓共管,落實各項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平安校園和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