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宣傳家庭教育促進法,更好地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6月29日,賈汪區英才中學走進援工社區,開展了“家校社攜手 同心育未來”為主題家庭教育指導活動。
本次活動由英才中學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王曉俠宣講。活動從家長彼此交流三個問題引入:我家幾個娃?孩子的年齡?孩子的三個優點。家長們從生活中常與人分享的話題,走進了今天的家庭教育主題。一個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受到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王老師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家校社如何有效的合作,更好的為孩子的成長賦能。
王曉俠老師從家庭教育促進法,指導如何正確的看待孩子們出現的一些行為,并且指導各位家長以科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作為父母要注重孩子做人的教育,要言傳身教,更要注重教育方法,有智慧地去教育孩子。父母應學會賞識教育,鼓勵孩子的夢想,注重培養孩子的品性。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更應為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成為有健康人格的人。
家校合作的常態化,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取所優,促進師生關系、親子關系的改變,提升我們的教育質量,進而改變我們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使我們的家庭和學校的功能達到互補,使我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作用更加融合。這種融合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使家長和教師能夠各司其職、全面發展,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老師不希望我教的學生將來成才,也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這個共同的教育目標就說明了家長和老師一定會成為合作者,因此我們各位家長與老師們是教育的伙伴關系。
王老師用“三角形的原理”說明家校合作的價值。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頂端的那個角是學生,底端的兩個角,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家長,他們共同作用于頂端的孩子,而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頂端學生教育質量好壞,人生質量的高低,三角形原理就說明了頂端的高低取決于底線的長短,如果底線越長,那就意味著老師和家長漠視對方、互不合作;如果合作密切,相互包容和支持,底線越短,頂點越高。王老師用三角形穩定性原理告訴大家:底下任何一個角的去除穩定性原理沒有了,上面隨時會坍塌,孩子爬的多高就摔得多重,因此家校合作對孩子的成長多么高的價值。
“教育為因,智慧為果”。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樹,我們怎么樣真正能夠讓孩子長成一棵大樹?王曉老師拋出問題讓家長思考。在場的家長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說要把根扎穩,有的說要有足夠養分,有的說要有陽光雨露。是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天生氣質、智能優勢都有所不同,這是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部分;父母的責任包含對的觀念環境,通過自己持續不斷的學習、實踐,了解我自己的性格特質,以及對孩子的影響。“了解孩子,認識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真正的雙減。
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也好,所有教育都是成年人跟孩子共同成長的生命旅程。我們要很清楚地知道,“學習的情境”,這個樹干,現實情況是:因材很骨感,施教很豐滿,所以這棵樹就很容易變成枯木,不管學習各項才藝、技能,如果在不了解孩子的基礎之下,我們就很用力、很用心,可能還真教不出你想要孩子,你越用心可能越背道而馳。還有一個點就是假如自己內心是空的,就會把所有的期待放孩子身上,這其實是教育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或許有的家長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啊”,這句話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一個人只有在不被指責的時候才會內省,一個人只有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才更愿意去執行。王老師向家長們分享了簡單的方式:停、看、聽。先停止主觀的判斷,再去看事情的全貌,然后聽聽孩子怎么說。慢慢地學會閉嘴,這一點對于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特別重要。所以這里的學習情境有兩塊,一個是孩子,一個就是家長,這是一段共同成長的生命旅程,這樣的話我們共同成就彼此,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把我的期待、我的幸福放在別人身上,真的很重的,我們以為愛,其實孩子承受我們這些是很辛苦的,我們怎么舍得?講座最后,王老師給予家長們一些小建議。
行為主義大師華生說,教養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艱難的職業。講座結束后,爸爸媽媽們深有感觸,紛紛發表感言,感謝高老師為大家奉獻一場精彩的“精神糧食”,有的家長繼續與王老師探討教育經驗。家長們通過本次活動受益匪淺,收獲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理念個方法。
援工社區對本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大力支持,為活動的成功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家庭教育指導,是一場對話,更是一次深度的溝通,拉近了家校社之間的距離,對學校和孩子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家校社合力,攜手同行,用心、用情締結起溫暖而有力的家校紐帶,用愛與責任共同助力每一位英才學子向美向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