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培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加快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現有的教師培訓體系的不適應性也日益突出,教師培訓亟待改造與創新。那么,究竟如何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進行培訓,優化其專業素養呢?
要實現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發展,就必須健全教師培訓體系。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教師培訓觀念,特別是職后教育,認識到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的專業發展是貫穿于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全過程。其次,加強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培訓理論的研究,以促進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培訓體系有系統考慮和實施方案,確定培訓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實踐基地,整合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增加實踐機會,以保證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發展有計劃地穩步實施。最后,建立科學有效的培訓制度,根據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發展的各個階段特點建立新教師入職培訓、初級教師學歷培訓、專業教師技能培訓、骨干教師理論培訓、高級教師研討培訓制度,加速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發展的進程,保障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得到不斷進步和顯著提高。
圖片1
一次教師培訓難以解決教師發展過程中的所有問題,教師培訓應成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在培訓內容上要拓寬教師的思路,讓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的思維方式更加廣泛和深刻。設置綜合素養類內容,涵蓋科技文化精神價值與教育功能、教師發展、教師發展心理研究、教師教學理念等主題。教學采用專題報告的授課方式,邀請校內外著名專家、地方教育部門領導等開展專題講授,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其次,在培訓中應當充分吸納當代自然科學、人文社會和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更新、調整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培訓課程的內容,讓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的思維更具前瞻性。同時,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培訓中要積極創造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實踐的機會,實現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努力滿足教師使用多種教育技術手段和方法的需要,幫助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組織、實施教育教學行為。再次,設置菜單式培訓,由受訓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提出需求,根據需求設置培訓課程,可擴大選課范圍,幾個縣級市教師一起選課,根據選課,統一設置課表。這樣可以避免教育資源浪費和資金的不足,從而更好地促進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
培訓目標的確立能夠為培訓工作指引明確的方向,也是培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只有當培訓目標與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相一致,滿足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這時,培訓的目標才會變成是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內在的需求。筆者認為,可以將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劃分為新任教師、轉崗教師和骨干教師三個層次,設計分類遞進的培訓目標。如對于新任教師,可以將培訓目標確定為愛崗敬業,逐步養成良好的師德行為,提升教學基本技能和課堂教學能力,掌握常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對于轉崗教師,可以將培訓目標確定為拓展專業知識,加強語言基本功的鍛煉,提高學科教學能力和解決課堂教學問題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對于骨干教師,可以將培訓目標確定為具備課程與教學理論素養,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和水平,形成素質高、教學強、有專長、善研究的學科帶頭人隊伍。
只有學校才能夠直接面對課堂及教學過程,只有一線教師才清楚參加培訓教師的實際需求。所以,讓實際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充實到培訓師資隊伍中來,有利于培訓更具針對性。由于一線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對于參訓教師在教學中哪些知識欠缺、需要培訓哪些方面的知識有個清楚的認識,因此,他們能夠針對參訓教師的具體教學實際展開工作,將自身教學中的典型案例總結出來與他們共同分析、探討,幫助參訓教師將其在培訓中所學到的最新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去,引導他們培養創新的思維和探究的能力,并通過不斷地自我反思,來促進參訓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自身新知識的建構,有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
總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夯實自身專業基礎知識,提高教育科研、學科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在思想上勇于創新,行動上勤于實踐,才能順利迎接新一輪的挑戰。因此,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是關系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撰稿:李林
審稿: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