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學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我們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由校長田玉龍牽頭,主抓德育的劉蓓校長、張永主任、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主任,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系,并溝通教導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這就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系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從組織上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思想。
二、完善規章制度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為此,學校德育處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如《優秀班主任考核方案》《優秀班級評選方案》《優秀學生評選辦法》等有關德育管理制度,進一步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經常化,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為使這些規劃、制度穩步落實,學校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檢查評比制度,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狠抓制度的落實與執行,每天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檢查評比,做到每天檢查,每周小結,每月匯總,并把考核結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注重養成教育
學校制定了年級、班級常規管理考核細則。對班級的管理實行周評比、月公示、學期總評。并且每天做到:1、“四查”,即早晨、間操、中午、離校。2、“不定期、不定時的檢查”,即隨時組織學生會成員進行聯合檢查;3、“學生跟蹤檢查”,即每個課間、兩操都有學生會學生進行常規檢查。由于實行層層管理使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落到了實處,收獲了一定成效。
此外,學校還狠抓《守則》、《規范》的養成教育,做到制度上墻,重點從養成教育、學習習慣、社會公德和文明禮貌等方面進行教育。本學期的周教育主題如:禮儀教育周,安全教育周,路隊教育周,就餐教育周,衛生習慣教育周,課前準備教育周等,通過周主題教育,學生的行為習慣更加規范、有序,學風更正,氣氛更濃。
亮點二 :隊伍培養,整體構建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為提升班主任專業化育人水平和班級管理水平,來自校外的專家和學校一線資深班主任開設了《班集體的建設與創新》《讓詩意充盈教育》《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溝通+互動——家庭教育指導方法與案例分析》等專題講座,班主任以此為契機,用心做事,用情育人,在榜樣的力量中砥礪前行,打造大學路的“幸福德育”。
2.主題沙龍,共分享
班主任沙龍,旨在深挖班主任發展“內核”,全方位調動班主任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加強班主任之間的交流,碰撞出班級管理的思維火花。兩周一次的班主任例會干貨十足,緊接地氣,聚焦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問題,集思辨與啟迪為一體,合趣味與解惑共鳴,點對點解決班級實際問題,讓班主任受益匪淺。
3.青藍結對,傳幫帶
新師篤志立杏壇,踔厲奮發共發展。“青藍工程”結對儀式是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育教學業務,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每一位青年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優秀前輩的引領,她們用智慧和汗水結出累累碩果,為青年教師樹立榜樣。但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師要有肯吃苦、肯鉆研的決心,在大學路這塊沃土上播種希望,收獲成長。
二、德育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德育陣地建設,完善德育體系,拓展德育工作者隊伍。德育工作者不僅局限于班主任,涵蓋所有學科教師。本學期開展了《學校全員育人的實踐與探索》《讓立德樹人在黃金課堂落地生根 開花結果》等專題培訓。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教師角色向規劃者和學習者轉變。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三、學生會、班干部建設
本學期共青團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學生會成員,并進一步健全了學生會組織,明確了其職責與任務,與此同時,各班也建立健全了班級干部隊伍。學生的自治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未來自己創”這是我們的團訓。協助德育處及班主任做好學校及班級的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落得更實。
亮點三 :多彩活動,內潤于心
嚴格執行《國旗法》。把升旗儀式、唱國歌和國旗下講話作為一項常規來抓,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開學第一課,青年大學習等陣地對全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制度的優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尚禮——禮訓活動系列
以問候禮、路隊禮、集會禮、用餐禮、課堂禮等禮訓活動幫助學生塑形;以“入學儀式”“青春儀式”“入團儀式”“畢業典禮”等活動踐行“八禮四儀”,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強化體驗學習,引導學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為學生潤心。
三、培根——成長活動系列
充分利用“我們的節日”確定每月的活動主題,3月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和“游園尋春踏青研學”;4月的“紅色基因代代傳——宿北大戰遺址研學”活動;5月的“五四青年團佛手山志愿行”;6月的“青春儀式”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豐富了全校師生的課余生活,陶冶全體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使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具體化、多樣化。
四、啟智——閱讀活動系列
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的功能,定時間向學生開放,并向學生推薦愛國主義教育讀物,使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我們還在各班開辟了“班級圖書角”,拓寬了學生的知識攝入渠道。
五、激趣——社團活動系列
團支部先后開設了40多個社團,有橄欖球社團、琴書社團、文學社、舞蹈社團、辯論社團等。學生社團已漸漸成為校園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校扮演著校園活動的主力軍角色。
六、明法——法治活動系列
通過制作幸福秘籍、手繪生命存折、欣賞微電影、心理班會、心靈驛站、心理微課、心理郵箱等途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積極、樂觀、自信、勇敢、感恩、悅納、利他等品質,為學生成長賦能。
八、樂勞——勞育活動系列
將勞動課的內容融合到學科教學中,形成學科融合課程;以班級崗位服務,校園責任分擔區勞動為內容的校園勞動課程;以物理創新實驗制作、生物——給校園的植物掛牌等社團為內容的社團勞動課程;以周末、寒暑假綜合實踐、勞動基地體驗、主題研學為內容的校外綜合實踐課程;以校園節日滲透為內容的校園節日活動課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拓展課程。
亮點四 :家校共育,護航成長
學校為把家校工作落到實處,每學期各班至少開兩次家長座談會,學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指導,認真聽取家長的反饋意見,并及時整改學校管理和學校教學。
二、構建“致善講堂”,指導家庭教育
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家庭教育發展新路徑,構建家長學校“致善講堂”,邀請教育、心理專家授課,傳授家庭教育知識,指導家庭教育,家校合力,促進高質量教育的發展。
三、敞開校園大門,架起家校心橋
聽課、評課一般是同行之間的事,能否請家長進課堂參與聽課、評課呢?學校率先作了嘗試,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家長們被邀請進課堂、教師走進家庭,這是一場家長、學生、老師互相的“看見”。
亮點五 :文化蘊德,浸潤心靈
文化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大的德育。立德樹人,文化先行。“雙減”背景下,學校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激勵作用,把德育置于校園文化的芬芳中,把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放到校園文化的創設與營建上。
力求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每一株花草都傳情,每一個樓道都達意,每一間教室都成為學生心靈的小屋......板報、宣傳櫥窗是我們面向全體學生直觀宣傳的陣地。對于班級,我們要求每半月更換一次板報,并讓班級學生輪流自行設計、出版。定期評選最美教室,通過美化、綠化、凈化環境,通過櫥窗、板報等德育宣傳陣地,為學生提供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和諧的育人環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優雅的校園文化,從而推進了教育工作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