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搞好學校教育工作,學校一直堅持不間斷的聽課評課教研活動,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得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目的。劉集實驗小學于2023年9月28日開展了教師聽課評課活動。明確要求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全校教師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平臺。
數學周芳芳老師在講授“觀察物體”一課時積極組織課堂,以人為本,親身實踐,自主探索,體驗知識與經驗的形成過程。觀察物體的課重在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這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活動為基礎。周老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觀察實踐活動。并設計了多層次觀察。(1)觀察有標志的實物,如捐款箱,體會不同位置觀察,看到物體的面可能不一樣。(2)觀察無標志的實物,如觀察長方體,體會一次最多看到幾個面。觀察正方體,體會每個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觀察由兩個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認識立體圖形的正面、側面、上面。這些不同層次觀察,幫助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印象深刻,促進和完善了學生空間觀念。
劉會平老師在講授“簡單的周期”這一課題時,總的感覺是劉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學情特點,因勢利導,讓學生在探索、對比中逐步掌握解決周期現象問題的方法。學生既掌握得扎實,又學得輕松愉悅。劉老師重視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比如在探索第19盆花分別是什么顏色。劉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并且充分地進行交流,學生思維也很活躍,有用文字表示的、用圓圈代替的、用除法計算的。不論是是探索還是交流,都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聽完課后,聽課人員及時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反饋,研討教學方法,交換教學心得,既肯定了授課教師的閃光點,又指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努力實現共同進步。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挖掘優勢,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揚長避短,取其精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質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