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同學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中秋國慶假期,西苑小學數學教研組嚴格落實“雙減”要求,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結合本年級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元化實踐作業,引導學生在假期中“走出去,動起來”。為更好地展示學生國慶假期生活的多姿多彩,分享學生的實踐作業成果,西苑小學數學教研組于10月12日下午開展了十月特色實踐作業展評活動。
一年級數學組
數字,是小朋友學習數學的啟蒙;紅豆、花生、棉簽、麻繩,則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那么當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怎樣的創意美呢?我們一起來到大手小手的課堂來看一看吧~
二年級數學組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會發現數學無處不在。比如,在教室、超市、書店、游樂場、足球場,甚至旅游途中,你都會發現各種各樣的乘法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西苑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們在生活中發現的乘法吧!
三年級數學組
數學來源于生活,國慶期間西苑小學三年級組開展了數學實踐活動《KG旅行記》,讓孩子到超市里掂一掂,讓孩子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中才能獲得得更為準確的感受。因此教學最終的落腳點是體驗,讓學生在大量的體驗中,在大量的操作中,從不了解到了解,從基本的感受到建立千克和克的經驗感知。
四年級數學組
“升和毫升”是在學生學了計量物體的長度單位、質量單位后接觸的容量單位。它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測量”部分的內容,升和毫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雖說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升和毫升的了解卻只是表面。而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幾乎每天都要接觸與“升和毫升”有關的事物,如喝牛奶、點眼藥水、飲用的礦泉水等,學生既有學習知識的生活經驗,又有學習知識的現實需要。基于以上分析,西苑小學四年級數學組設計了數學單元實踐特色作業,通過操作體驗、數學實驗等活動,變離身思辨為具身體驗,變半腦學習為全腦學習。
五年級數學組
五年級同學們在整理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的思維導圖時,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看著簡潔的思維導圖,回想每個分支的具體學習過程,分析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梳理每個知識點之間的上下聯系。
六年級數學組
六年級設置的實踐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復習,并發現生活中的其他立體圖形,感知它們的特點,為下學期學習圓柱圓錐的知識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