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課標強調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作為核心素養之一,也是學生日后參與社會生活和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
11月20日上午,黃山中心小學全體數學教師以六年級數學組孫琦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一課為例,進行了專題研討。
精細磨課明方向
展示課之前,孫琦老師精心備課,組內多次試講。
一度教研:指導老師聽評課
二度教研:同組教師聽評課
三度教研:校級展示聽評課
課堂展示顯風采
在展示課上,孫老師通過讓學生說說例題之間的不同之處,讓學生意識到原有的條件發生了改變,原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適用了,使學生產生新的認知沖突,運用原有的知識已無法解決,從而引導學生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
緊接著,孫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假設的不同方法,并進行激烈討論。
通過展示、交流等環節,學生討論出不同的解決問題思路,孫老師耐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幫助學生更好的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
研討交流促提升
在接下來的主題研討中,六年級教研組長高海瑩老師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為題,各組老師們結合課例進行了研討。
一年級的賀露紅老師說:“本節課孫老師講解重點難點非常清晰,同時課堂氛圍也非常活躍。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更多的自主學習體驗。”
二年級的李瑞老師點評課時說:“本節課孫老師注重學生過去已有的知識經驗,接著在小組活動中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利用講解畫圖等方法,總結出假設都是大杯和假設都是小杯兩種方法,讓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數學合作的重要性。”
三年級的王彥潔老師說:“本節課孫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整個環節思路清晰、緊湊,能夠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思維,讓學生在具體解決問題過程中感悟假設策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四年級的宋楊老師說:“這堂課孫老師以復習導入,有效喚醒學生的策略意識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多種嘗試體驗策略。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走上講臺講思路談看法。在點評學生答案時注重細節,引導學生合理假設,能夠及時規范學生檢驗,培養學生解題時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
五年級的郝允軒老師在點評這節課時表示:“在學生出現多種解題方法后及時反思提煉,全部假設成大杯,全部假設成小杯,列方程解答等,思路雖不同,但都是用假設的策略把兩個未知量轉化成一個未知量,使得問題變得簡單。”
六年級的關主任說到:這節課緊扣數學知識本身的內涵,不僅設計了富有邏輯性的數學活動,引領學生層層深入,還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數學問題。
最后,李主任總結到:在抽象思維的實際培養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合適的資源來設置情境,在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時,讓學生能直觀地感知數學中各種原理、規律的產生以及應用過程,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在本次研討活動,全體數學老師積極參與交流,借鑒孫老師的授課經驗,在反思中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為黃山中心小學的發展供一份力。
圖文:六年級數學組
編輯:翟曉雅
審核:關永亮
發布:陳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