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教師的精神食糧,也是教師最好的老師。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才能更好地育人。近期,開展了銅山區大彭鎮三壴書院幼兒園部第一組教師讀書分享活動。
??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們進行打卡簽到。
??主持人馬靜園長宣布本次活動主題:本學期,你讀了哪些書,哪本書對你的日常工作最有幫助?在日常工作中,你是怎么樣理論結合實際的?
??滿老師:本學期我讀的好書之一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我在對班級管理、對“調皮搗蛋”小孩的教育方式、對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當一面的老師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迷茫很焦慮,于是買了王悅微老師編寫的《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書里真實記錄了這位老師從教過程中遇到的教育故事,讀完之后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教育是需要慢下來,蹲下來與孩子進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我也想談談我從這本書里獲得一些小感悟。對于調皮搗蛋的孩子,作為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真的會很頭痛,但換個角度想雖然他們調皮,但他們在某一方面確實很聰明,老師不能因為孩子在班上的調皮而忽略了他們其他的閃光之處。正如書里所說的“對孩子永懷善意,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一個平凡的、渺小的人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個體可以發出一點微光,對一個小孩好一點,讓他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會有一絲微笑,一股暖流。”這也有了一些感悟,對付這些調皮的孩子要用辦法去降服他們,而不是用權威去壓制他們。“因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王老師:本學期我閱讀了《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這本書,書中緊密聯系實際,將理論性、專業性較強的觀察方法,將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分析融入到常規教學活動中,來源于實際并服務于實際,實現真正有效的觀察與分析。讀完這本書,從理論上讓我更清晰地認識了為什么要觀察幼兒,觀察幼兒行為后該如何進行評價這一行為。從實踐上,讓我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為如何觀察記錄提供指導,能更有針對性地觀察提供范本和依據。從對孩子的觀察中會收獲很多,學會觀察的同時,不僅更加了解幼兒,也是在一次次的真實性觀察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日積月累中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朱老師:近一個星期以來,我正在讀《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里的幼兒園本研修部分,這部分內容使我了解到為進一步發展幼兒教育事業,我們國家進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這些努力使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幼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教育規律,對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要做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應該做到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是指愛心、信心、恒心這三心,真情實意、深情厚誼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師一定是熱愛孩子,善于研究孩子、會呵護孩子心靈、受孩子喜歡的好老師。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活動中存在看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于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于游戲活動,室內活動多于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系自己的教學,雖然僅是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為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在教育活動中,因急于求成,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自由學習。老師進的過多,限制了孩子思維的發展。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間。生活教育中有時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過多的幫孩子做,導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一個教師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系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么才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小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小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的懂得話,把教育融進游戲盒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活得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多的學習,不斷的向專業方向發展。
??耿老師:本學期我讀了《教育者的心靈詩學》這本書。教育一行中,我們常把“初心”一詞掛在嘴邊,細細想來這個詞語聽起來神圣,實踐起來卻是抽象的,為了達成初心,我們需要去學習各中道理;為了展露初心,我們理應夯實自身能力;為了不忘初心,我們還需捕捉心靈的善好。《教育者的心靈詩學》這本書,是一種教師的心境,是一個哲學,像詩文一樣浪漫而直抒胸臆,又高雅而耐人尋味。就像金生鈜教授所說:“教育者不了解美好事物存在的條件,其不可能使得美好事物成為可理解的,所以其就不能真正地教育人。”
??王老師:這學期,我讀了《兒童發起的游戲和學習——為無限的可能性而規劃》這本書中從頭至尾貫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可能性。可能性是一種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潛在趨勢,它相對于既定的現狀更具有期待性。作者認為在兒童早期教育中,這種可能性蘊含著無限契機,抓住兒童游戲和學習過程中的潛在趨勢,更有益于兒童深入學習、擴展經驗。本書的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深入“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理念,讓易于對兒童行為的不確定結果產生焦慮不安而習慣性視而不見、按部就班的教師欣然地接受兒童游戲和學習中出現的可能性并支持他們在感興趣的實踐中獲得個性發展。
??馮老師:本學期我閱讀了《爬上豆蔓看自己》一書。這本書充滿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線幼兒教師的教育日記,作者詳盡地敘述了自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的感悟與反思,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園教師在和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我專業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與體會。書中真實反映了幼兒教師的生活原貌,從個案的角度記錄了幼兒教師的成長歷程。這本書,就像這樣一粒飽滿的種子,落到我的心底,平凡細膩的筆觸讓我感動、反思。這本書闡明了愛是雙向的,只有教師愛幼兒,沒有幼兒愛教師的愛是不完整、不科學的。
??書是在別人的思想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今天的讀書分享活動很精彩,每一次的讀書討論都能有所收獲,每一點都打動著我們的心靈,通過此次跟讀活動,老師們對課程的概念與類型、幼兒園課程的概念與特質有了一定的理解,相信在接下來的跟讀活動中老師們會有更進一步的收獲。
撰稿:王閩
審核: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