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緣起
區角活動時圖書區的小朋友總會時不時的跑來問我:“老師,這是什么字?”“這個字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看圖畫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想對漢字充滿了好奇。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發展觀孩子們的前書寫能力,我決定帶他們一起來場探索文字的奧秘。
二、活動期望
《3-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我們“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大班幼兒的思維方式已經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對生活中的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閱讀繪本時,他們不再只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而是更多地關注書上的文字。
三、活動過程
活動1:漢字的起源
想要探索文字的奧秘,探究文字的起源是繞不開的話題。
教師:“古代人是用什么記錄事情的呢?”
朱恩逸:“是用貝殼,石子。后來才有了文字。”
岳明宇:“以前的人是用石頭刻字的吧,他們沒錢買筆。”
沈星辰:“他們先使用石子,后來使用貝殼,后來才有筆的吧。”
夏森:“古代人用繩子打結來記事的。”
于是我們一起查閱資料,探索漢字的起源。
活動小結:孩子們通過查閱資料,看視頻的方式知道了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從古代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人們從堆石記事、結繩記事到甲骨文再到今天,產生了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多種字體,每種字體都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征,孩子們對于華夏文明的延續及文字的演變過程感到非常神奇。
活動2:有趣的象形字
老師:“象形字是什么呢?”
朱恩逸:“象形字就是像圖形的字。”
岳銘宇:“就是古人用的字,我都看不懂。”
董晨曦:“象形字是古人畫的畫嗎?”
老師: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依照事物的樣子,在甲骨,獸骨和巖壁上畫了許多圖形,這些圖形就是象形字,這就是最早的漢字。
老師帶領幼兒閱讀了《三十六個字》繪本故事,在繪本中,精美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將每個字的由來、含義以及形狀表現得淋漓盡致。
活動小結:通過閱讀繪本孩子們既學習了基礎的漢字,又了解了字的由來和演變,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孩子對文字和繪本的深入思考,激發孩子對認識漢字、學習漢字的興趣。孩子們興趣盎然的畫著他們感興趣的字。他們認為古人發明象形字有趣極了。
活動3:漢字的好朋友
老師:“我們都有好朋友,漢字有好朋友嗎,又是誰呢?”
張妍妍:“漢字的好朋友是可以寫漢字的東西嗎?”
李雨男:“是紙。”
劉秋月:“是可以寫字的東西。”
張妍妍:“是紙和筆。”
老師:“對,是筆、墨、紙、硯,又叫文房四寶。”
夏森:“老師,剛剛視頻里還說到了印刷術。”
朱恩逸:“什么是印刷術?”
老師:“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老師:“對這個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試一試。”
孩子們歡呼起來,于是我們就地取材,從植物角取了一塊紅薯,把它分成幾塊,再用刀刻出字,然后涂上顏料,在紙上印出字。
接著孩子們嘗試用彩泥做活體印刷。
第一次把字寫在紙上,用彩泥把字覆蓋住做凸起,然后刷上顏料,印在白紙上,發現彩泥太黏了,把紙黏住了。孩子們討論應該等彩泥干了再進行印刷。
第二次用上次同樣的方法,等彩泥干了進行印刷,有的字看著是正的,比如“山、日”有的字看著,比如“月,小,水”卻是反的,孩子們討論,說印刷就像鏡子,要做成反的,印出來的字才能是正的。
總結前兩次失敗的原因,我們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于做成了,孩子們歡呼雀躍。
活動小結:經過孩子們的積極討論和探究,孩子們發現在造紙術沒出現以前人們竹簡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播媒體。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才得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孩子們發現造紙術發明了之后,紙比竹簡更輕,更易攜帶。而且書寫更方便了。隨著造紙術的出現印刷術也被發明出來的,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活動4:“字”從遇到你
1.尋找我身邊的漢字
老師:“我們身邊有許多常見的漢字,你們在哪里見過漢字呢?”
胡恩碩:“簽到本上有漢字。”
岳銘宇:“植物角里有漢字。”
張俊哲:“簽到墻上也有漢字。”
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找到許多漢字。老師又問孩子們哪里還有漢字,孩子說放學的路上,超市里都有許多漢字,于是又對身邊的字進行了調查。
孩子們利用放學時間,在大街上,家里,或者超市里尋找了一些感興趣的字,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2.我姓名的故事
老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的名字叫什么?那么我們也來一個名字大調查吧。
孩子們勇敢的分享著自己名字的故事,每個名字都包含了長輩對孩子的期望和祝福。孩子們也是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名字那么有意義。
3.我的姓氏
通過名字大調查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名字大多是三個字,還有一些和其他小朋友重復的。
老師:“你的名字里有幾個字?”
李睿禮:“我的名字里有三個字,我姓李,睿禮是我的名。”
李家軒:“我也姓李,嘉軒是我的名。”
張妍妍:“我姓張,妍妍是我的名。”
朱恩逸:“我姓朱,恩逸是我的名,我小名叫七七。”
李子茹:“我也姓李。”
沈星辰:“我們班那么多姓李的。”
于是我們現場來了一場姓氏大調查,發現李姓的有5個小朋友,張姓的第二多,有4位小朋友。
活動小結:孩子們從尋找身邊的漢字開始,然后探索自己名字的含義,然后到姓氏大調查,孩子們發現我們原來漢字無處不在,而且每個漢字都有它的意義。
活動五:撕名牌
張妍妍:“老師我們想玩游戲。”
老師:“可以玩關于名字的游戲,撕名牌。”
劉秋月;“我們要自己設計我們的名牌。”
精美的名牌設計好了,去玩游戲嘍!孩子們興沖沖的帶著自己設計的名牌出發啦。
回到班級,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表達撕名牌過程中的游戲感受。
岳銘宇:“這個游戲太好玩了,我玩的好開心。”
夏森:“跑的很快,很熱,很緊張。”
李睿禮:“這游戲太好玩了,劉秋月老是撕我,我跑的沒她快。”
張妍妍:“這個游戲很好玩,要跑的快撕別人,還不能被撕掉。”
活動小結: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喜歡游戲,具有主動性。幼兒游戲是幼兒教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要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方式學習。通過撕名牌游戲提高了孩子的藝術設計能力,身體平衡能力等等。
四、活動總結
興趣是最好的切入口,由一個小問題引發了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通過探索孩子們了解了漢字的起源。通過《三十六個字》的故事感受到象形文字的有趣,自己動手畫一畫,畫出一幅幅象形文字。通過給漢字找朋友,了解漢字的載體及文房四寶。通過“字”從遇見你更深刻的了解身邊的漢字,也知道了每一個漢字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故事。最后玩了撕名牌的游戲,將漢字與游戲結合在一起,讓幼兒自己設計名牌,幼兒的熱情度很高漲。通過這一系列的課程,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漢字,符號等,也為幼兒的前書寫提供了有利條件,更為幼小銜接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