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建議中指出: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通過種植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探究、表達、表現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以及形成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的良好品質。大自然是幼兒教育的活教材,而一塊小小種植地則是大自然在幼兒教育中的體現與縮影,引領著孩子們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垞城幼兒園里每個班級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塊小菜地,而今年大二班萌娃的小菜地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緣起
開學初始,午后與幼兒一起散步經過我們班的小菜地,小朋友發現其他班的菜都在去年豐收時收完了,準備在空地里種新的蔬菜,而我們田里還有蒜苗,于是引發了幼兒的討論:
拔與不拔
針對蒜苗到底是拔還是不拔
小朋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雨雨:去年我們已經豐收過,要拔掉。
諾諾:不要拔,它們還會長的,而且能結大蒜。
杜杜:我們沒有錢的時候可以拿到趕集去賣錢。
子梵:要拔掉,我們田里要種新的蔬菜了。
投票
在小朋友爭論不休的情況下,每個小朋友通過投票方式進行了選擇。
最終投票結果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支持不拔。
蒜苗不拔
那我們可以怎么去照顧他們呢?
哲哲:我們可以每天去澆水。
梵梵:可以把它拔了,然后到市場去賣,這樣又可以種新的啦!
浠浠:我發現蒜苗有些葉子變黃了,要把黃色的摘了。
什么時間去照顧它們更合適呢?
浠浠:周三可以去給他們澆水。
博博:它們長大后,我們就可以周二、周四去菜市場賣。
昕昕:可以請一組小朋友去照顧它們,那天大家都能有不同工作。
經過大家的討論后有了一張“特別的照顧表”。
活動開展過程
空的田你想種什么黃瓜?
去年因為在豐收時將菠菜收了,現在這塊田是空的,小朋友圍繞空的田展開了討論:
你想要種什么黃瓜呢?
梵梵:我從來沒有吃過水果黃瓜,我想種這個。
諾諾:我吃過綠皮黃瓜很好吃,所以我要種綠皮黃瓜。
若彤:我想種水果黃瓜,很想吃。
博博:我要種水果黃瓜,因為有一個水果名字在里面,一定很好吃。
投票
每個小朋友為自己想種的黃瓜品種進行投票。
我們的發現
子梵:小朋友都喜歡想吃水果黃瓜。
昕昕:想種白皮和綠皮黃瓜的人很少。
哲哲:很多小朋友覺得水果黃瓜,聽名字覺得好吃,就選擇種它。
如何有效地規劃田地讓每一位小朋友都有田可種?
只有一塊空的田
但所有小朋友都想種怎么辦?
漠漠:可以讓小朋友來分組。
權權:選的種什么黃瓜的小朋友,就可以自己組隊在一起。
自主分組
小朋友都比較贊同這樣的方式,和選擇種同樣黃瓜的小朋友進行組隊。
現在有4組小朋友怎么來規劃田呢?
哲哲:可以把田分成6份。
浠浠:把田分成一排排的,一共4排就可以了。
雨雨:還可以把田分成4塊一樣的,就像我們分蛋糕那樣。
投票“最喜歡哪種分田方式?”
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畫的分田方式,并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了大家喜歡的分田方式。
為什么那么多小朋友喜歡第二個分田方式?
我們的發現:
博博:那個分田方式看起來,每一小塊田很多。
諾諾:我喜歡第二分田是因為那個分法看起來很舒服。
若彤:這樣分田可以保證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田。
用什么工具來分田?
哲哲:可以用尺子。
漠漠:我們好像沒有那么多的尺子,那天我們撿花瓣時,看到外面田地的爺爺是用繩子來分的田。
浠浠:這個辦法不錯,教室里有跳繩,很長,可以用一用。
義雯:可是一根好像不夠。
智源:我這里還有,吳宣辰也有。
嘗試開始分田
小結
在第一次的分田中,小朋友利用了兩個人一起拉繩的方式,但在過程中,他們將拿的跳繩都用上了,導致最后分出來的田多了兩塊,與投票出來的分田方式不一樣。
針對“分的田多了”
小朋友開始第二次嘗試調整分田
小結
在小朋友再次調整過程中,可以發現在他們的不斷討論中能很快解決問題,能很快發現,只要減少一根跳繩,再把每個繩子的距離進行調整,就能劃分出與投票出來的分田方式一樣了。 但有的小朋友又發現,小朋友要每天玩跳繩,需要拿走,可是拿走了,分田的分隔線就會不見的。
針對
“跳繩拿走后,用什么表示分隔線”
小朋友根據以往種植的經驗,很快想到了用鏟子畫分割線。
突發事件“蒜苗死了”
蒜苗的葉子,怎么焉了呢?
智源:太陽太大,被曬死了。
哲哲:是不是上周忘記澆水了。
杜杜:星期三我和可昕才把它的黃葉剪掉的,那個時候還是好好的。
義雯:剛剛我們去看時,蒜苗都能全部提起來,根已經斷了。
小結
對于蒜苗死掉的原因,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發現了很多照顧中出現的問題,也同樣引發了他們對其他蔬菜照顧方式的思考。
蒜苗已經死掉了,
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諾諾:我們可以用蒜苗炒雞蛋。
若彤:我們可以把死掉的蒜苗拿到市場去賣。
昕昕:我們可以用蒜苗炒土豆吃,很好吃哦!
經過大家的討論后,決定用雞蛋炒蒜苗。
1)拔蒜苗
1)剝蒜苗
1)洗蒜苗
1)切蒜苗
1)用雞蛋炒蒜苗
1)吃雞蛋蒜苗
小朋友以表征的形式記錄下雞蛋炒蒜苗的過程。
小結
借助蒜苗的死掉事件,讓小朋友總結了更多照顧黃瓜的方法,避免再次出現黃瓜死掉。
多出來一片空地
再次規劃分田
重新規劃田地
種黃瓜
小組討論和畫下討論種植計劃:
在我們分的田,挖幾坑,
種多少顆黃瓜呢?
小結
從小朋友呈現的種植計劃中,發現每組小朋友挖的坑數量和播種種植的數量是不一樣的,到底哪種種植的方式更加合適,只有在后續黃瓜的成長過程去發現了。
(一)分組進行種黃瓜
每個組的小朋友都開始了種植活動,挖坑、種黃瓜、施肥、澆水。
(二)分組討論設計牌子
那牌子應該有哪些內容呢?
諾諾:要有我們給小組取的名字。
雨雨:還有一定要有我們種的黃瓜的圖片。
恒恒:對了,還要加上我們的組內小朋友的學號。
(三)制作牌子
(四)進行插牌
小朋友一起努力創設出的種植田
教師感悟
虞永平曾經說過:
“課程就在兒童的生活里,就在兒童的行動里,就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而在本次種植活動開端就是源于兒童的視角出發,才會在過程中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同時在行動中,才會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厲害。
這次的活動再次讓我明白,活動的開展的確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主角一定是孩子。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代替他們成長,但是只有建立在孩子經驗基礎上的活動,才能真正讓他們理解并記憶猶新,甚至會引發他們的深度思考與經驗遷移,這才是我們教育所給予孩子的最重要的能力及教育的價值所在。一定把活動還給孩子,讓孩子在發現問題——想辦法——動手實踐中去成長。
每天孩子們都會來到大二班萌菜園去關心可愛的黃瓜,他們期待著它們的發芽——開花——結黃瓜——品嘗黃瓜。因此大二班萌菜園黃瓜成長記的故事還未完待續,在那里孩子們還會有怎樣特別的發現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