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發改委、省文明辦、省生態環境廳、省體育局、團省委、省婦聯、省知識產權局、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十五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圓滿結束。經大賽專家委員會評審、組織委員會審定,并向社會公示,評選出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10名,徐州市解放路小學張文強、徐州市楊屯學校郭勝兩名老師榜上有名,且位列前二。
少年兒童探索科學的引路人
張文強,教育碩士,中小學高級教師,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中級認證科技輔導員,從事科學教育和科技輔導員工作24年。作品3次入圍國賽,榮獲1次國賽一等獎、5次省賽一等獎。先后被評為省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優秀個人、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等。
“從二年級開始,在張老師那里,我第一次聽說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這項活動,非常感興趣。五年來,在他的耐心指導下,我先后開展了公共場合電動車文明停放、徐州老八樣、奎河水質現狀調查及建議、新型溫感窗控裝置的設計等選題的研究,每年都榮獲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被授予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標兵,并榮獲三次省級三等獎、一次省級二等獎?!苯夥怕沸W六(2)班司啟元激動地表示。
第35屆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個人特等獎獲得者張洺暢同樣是一名科學小達人?!罢n堂上,張老師鼓勵我們細心觀察、動手實驗、勤于思考;課后,他帶著我們走進大自然,走近科學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實踐行動。我們探花、觀鳥、養蠶、看云……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創造。同學們悄然愛上了科學,一頁頁自然筆記、一篇篇科學小論文、一件件小發明、一張張證書、一座座獎杯……記錄著我們的成長足跡。”他說道。
張文強老師表示,少年兒童是科技創新的后備軍,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主力軍。作為新時代的科學教師,要做少年兒童探索科學的引路人,引導他們走進天·地學習圈,放眼大千世界,聆聽窗外聲音,開啟天地之間“童”探秘,開辟科學教育新賽道,為全面健康成長打底、賦能。
扎根鄉村教育土壤的追光者
郭勝,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中級認證科技輔導員,從事科學教育和信息科技教育工作。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被授予省少年科學院優秀輔導員、“全國科普日”優秀科普志愿者、鼓樓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郭老師,沒想到我的小論文《砂石在鐵路上的妙用》能在《科學大眾》發表,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發表作品,謝謝您!”江怡凝同學手捧著刊登自己文章的雜志,激動地說道。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郭老師熱情鼓勵道:“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看到未來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郭勝老師結合鄉村小學的特色、農村孩子的特點和自身專長,創造性地開發“田野”主題課程,開展學生自主實驗,激活兒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點燃創造熱情?!昂统鞘行W相比,鄉村學校或許在硬件方面存在不足,但教師不僅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而且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從兄弟學校借來機器人設備、實物編程器具,供孩子們學習。先后開展《童訪銀杏樹 探秘活化石》、《垃圾本是寶 分類最重要》《楊絮飄呀飄 少年出妙招》等項目化學習,引導孩子們觀察、調查、采訪、實驗、實踐,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探究方法、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志趣、提升核心素養。”郭老師說道。
“鄉村教育,前景廣闊,大有作為。作為一名扎根鄉村教育土壤的追光者,我將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閃光。”郭勝老師的話擲地有聲。
城鄉科學教育融合的同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張文強、郭勝兩位老師經常交流互鑒,有想法、懂方法、循章法、講技法,有效促進城鄉科學教育融合、顯著提升科學教育質效、全面賦能少年兒童發展。
2020年10月,張文強老師牽頭創建追光少年科學院,創新開展“一十百”成長行動,即“一幫一”成長計劃,每年十場小院士論壇,百場學生科學微講座。郭勝老師深入考察解放路小學的做法,創辦了楊屯學校希望少年科學院,制定章程,招募小院士,舉辦活動,每年評選出優秀小院士、科技小達人、科普宣傳員,組織他們開設講座、開展沙龍,實現科普與科創比翼齊飛。
“作為省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和追光少年科學院副院長,我有幸作為代表,和希望少年科學院結為友好科學院,雙方科學院的小院士受聘為對方科學院的名譽小院士,共同開展小課題研究、小發明創造、優秀小院士評選等活動,這將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成長得更好!”追光少年科學院朱晨菲說道。
未來,解放路小學和楊屯學校將在項目化學習、科學課程建設、科學教師團隊塑造、優質科教資源開發等方面深度融合,協同共進,高質量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讓城鄉少年兒童共同放飛科學夢、鑄就中國夢。